第11章 反攻号角与战略筹备(1918年6月 - 10月)

关灯
    圣迈克尔战役胜利后的皮亚韦河畔,硝烟尚未散尽,庆功会的篝火已在废墟上燃起。

    总司令阿曼多·迪亚兹踩着弹壳与碎木,将一面染血的军旗狠狠插在高地:“卡波雷托的伤疤,今天开始愈合!”欢呼声中,二等兵恩里科·贝内代蒂却盯着自己布满硝烟的双手——这双手刚刚埋葬了七个战友,此刻还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复仇前夜:高层的野心与分歧 在米兰的总参谋部地下室,作战地图铺满整面墙壁。

    迪亚兹用指挥杖重重敲在阿尔卑斯山脉:“奥匈帝国已是风中残烛,我们要在这里——维托里奥·维内托,给他们致命一击!”他的计划野心勃勃:集结100万兵力、2700门火炮与500架战机,沿弗留利隘口撕开防线,直捣敌军心脏。

     但并非所有人都赞同冒险。

    后勤部长朱塞佩·罗塞利推了推眼镜:“将军,我们的卡车只能维持三天补给,士兵的冬装还没到位!”迪亚兹猛地转身,单片眼镜闪过寒光:“等你准备好,奥匈帝国就该自己投降了!情报显示他们的捷克兵团拒绝作战,匈牙利人在唱《国际歌》,这是天赐良机!” 年轻的参谋官埃托雷·巴斯蒂安尼突然插话:“或许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内部分裂。

    ”他展开破译的密电,手指停在关键处:“奥匈第4集团军的弹药库在乌迪内,守卫都是斯洛文尼亚人,他们的指挥官三天前被刺杀了。

    ”会议室陷入死寂,迪亚兹嘴角慢慢扬起:“把这个消息传给我们的间谍,告诉他们——是时候让哈布斯堡的棺材板再松一松了。

    ” 钢铁熔炉:地狱般的战前训练 训练场上,士兵们在暴雨中反复演练步炮协同。

    贝内代蒂所在的步兵连必须在炮火延伸的30秒内,穿过布满铁丝网的开阔地。

    第一次演练时,新兵马可·贝拉迪的表弟乔瓦尼被模拟炮弹掀起的气浪掀翻,肋骨撞在木桩上。

    “起来!战场上可不会有人扶你!”中士安东尼奥·莫雷蒂的皮靴踢在少年背上。

    贝内代蒂冲过去挡住:“他才17岁!”莫雷蒂冷笑:“在卡波雷托,17岁的孩子连骨头都被毒气啃光了。

    ” 工兵部队的训练更加残酷。

    上尉卡洛·罗西举着秒表咆哮:“30秒内架不起浮桥,你们就去喂皮亚韦河的鱼!”下士卢西亚诺·马泰利的手掌被钢钉划破,鲜血滴在木板上:“这破桥比移动碉堡还难搞!”但当他看见罗西亲自跳进齐腰深的河水固定桥墩时,咬着牙继续抡起锤子。

     骑兵部队的秘密集结在夜间进行。

    女骑手索菲亚·科斯坦蒂尼伪装成战地护士,实则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