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南洋风云
关灯
小
中
大
开放泉州港三成泊位,允许贵国商船直抵大都——但前提是,马六甲海峡的货税降至太祖时期的十五分之一。
"他忽然指向港口外的舰队,"那艘挂着玄武旗的楼船,载着五百具磁石弩机,弩箭能穿透象甲。
您若不信,可派人去试试。
" 当三佛齐联合舰队趁着月黑风高突袭巨港时,萧虎早已在暗礁区布下"五行火船阵"。
二十艘沙船满载浸油芦苇,船底涂着从波斯购得的速燃药粉,船头绑着磁石打造的引火装置。
随着更夫敲响子时的梆子,磁石指南鱼突然转向东南风,埋伏在暗处的水手点燃船尾火盆,二十艘火船如离弦之箭冲向敌阵。
"中计了!"爪哇王子看着突然燃起的火龙,慌忙下令转向,却撞入大元水师的"雁翎阵"。
楼船上的回回炮率先轰鸣,改良后的旋转底座让炮手能在颠簸中快速调整角度,磨盘大的巨石砸穿三佛齐战船的甲板,惨叫声混着海水倒灌的轰鸣此起彼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虎站在望楼,透过单筒望远镜(注:元代已有类似光学仪器记载)观察战场,突然发现敌方旗舰的王旗在月光下闪烁异样:"那是假旗!真正的敌舰在北侧暗礁区!"他果断挥动令旗,"变阵为'双龙出水',让沙船从左右两翼包抄,楼船居中放炮!" 随着令旗变换,舰队如两条赤色巨龙分开,露出中间的火船阵。
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将敌舰逼入浅滩。
早已埋伏在此的沙船突然杀出,船头的铁刺专门针对南洋战船的棕榈纤维缆绳,只听"咔嚓"声不断,敌舰的船帆纷纷坠落,在海面上形成一片白色坟场。
三佛齐王庭内,熏香混着血腥气弥漫。
萧虎看着跪在丹墀下的三佛齐王,将刻有蒙汉两种文字的盟约推过案几,玉轴头雕刻的海马与战船上的图腾遥相呼应:"盟约共十三条,前三条重申太祖旧制,后十条乃新朝新规——每年遣使朝贡,开放马六甲三分之一港口,大元便封你为'南洋大都督',赐磁石印信,可调动当地驻军。
" 国王盯着盟约末页的市舶司印章,声音发颤:"若爪哇、真腊再来进犯......" "这是爪哇王子的结盟书。
"萧虎展开另一卷黄绫,上面盖着爪哇王室的火漆印,"他们的舰队此刻正在港外,看着我们的工匠拆卸回回炮——每拆解一处,便教他们一名工匠。
"他忽然轻笑,"听说贵国巫师能通海妖?明日可请他登船,看看我们的磁石罗盘如何在暴雨中始终指向北方——这不是妖术,是大元司天监的学问。
" 舰队返航前,萧虎在巨港竖立三丈高的玄武岩碑,上面用四种文字刻着《大元南洋条规》:"每月初一、十五开港通商,货物抽分按品类而定——香料十五取一,象牙二十取一,违令者船货充公,船员充作水师苦役。
"他指着碑旁新设立的宣慰司衙门,"达鲁花赤由贵国质子担任,但需佩戴大元磁石腰牌,每月向泉州市舶司呈报商税明细。
" 忽必烈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南洋群岛:"萧帅为何不直接派蒙古将领驻守?" "南洋如汪洋,蒙古铁骑再强也踏不平波浪。
"萧虎展开《南洋治理纪要》,上面详细记录着市舶司抽分、质子制度、宣慰司权责,"用他们的人,守他们的港,收大元的税——就像磁石吸引铁砂,要让他们在利益中自愿归附。
等市舶司的抽分银装满国库,等质子监的学生遍布南洋,这片海域,自然是大元的内海。
" 当舰队消失在海天交界处,三佛齐王望着港口内忙碌的大元商船,摸着案头的磁石印信长叹。
他终于明白,大元的威慑从不只靠战船与回回炮,更靠那些刻在石碑上的条规、盖在盟约上的印章、记在账册里的抽分——这些看不见的"磁石",才是让南洋诸国甘心归附的真正力量。
而萧虎在珊瑚海的胜利,不过是这盘大棋的开局,真正的杀招,是让律法与利益在这片海域生根发芽,长成永远不倒的定海之针。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
"他忽然指向港口外的舰队,"那艘挂着玄武旗的楼船,载着五百具磁石弩机,弩箭能穿透象甲。
您若不信,可派人去试试。
" 当三佛齐联合舰队趁着月黑风高突袭巨港时,萧虎早已在暗礁区布下"五行火船阵"。
二十艘沙船满载浸油芦苇,船底涂着从波斯购得的速燃药粉,船头绑着磁石打造的引火装置。
随着更夫敲响子时的梆子,磁石指南鱼突然转向东南风,埋伏在暗处的水手点燃船尾火盆,二十艘火船如离弦之箭冲向敌阵。
"中计了!"爪哇王子看着突然燃起的火龙,慌忙下令转向,却撞入大元水师的"雁翎阵"。
楼船上的回回炮率先轰鸣,改良后的旋转底座让炮手能在颠簸中快速调整角度,磨盘大的巨石砸穿三佛齐战船的甲板,惨叫声混着海水倒灌的轰鸣此起彼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虎站在望楼,透过单筒望远镜(注:元代已有类似光学仪器记载)观察战场,突然发现敌方旗舰的王旗在月光下闪烁异样:"那是假旗!真正的敌舰在北侧暗礁区!"他果断挥动令旗,"变阵为'双龙出水',让沙船从左右两翼包抄,楼船居中放炮!" 随着令旗变换,舰队如两条赤色巨龙分开,露出中间的火船阵。
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将敌舰逼入浅滩。
早已埋伏在此的沙船突然杀出,船头的铁刺专门针对南洋战船的棕榈纤维缆绳,只听"咔嚓"声不断,敌舰的船帆纷纷坠落,在海面上形成一片白色坟场。
三佛齐王庭内,熏香混着血腥气弥漫。
萧虎看着跪在丹墀下的三佛齐王,将刻有蒙汉两种文字的盟约推过案几,玉轴头雕刻的海马与战船上的图腾遥相呼应:"盟约共十三条,前三条重申太祖旧制,后十条乃新朝新规——每年遣使朝贡,开放马六甲三分之一港口,大元便封你为'南洋大都督',赐磁石印信,可调动当地驻军。
" 国王盯着盟约末页的市舶司印章,声音发颤:"若爪哇、真腊再来进犯......" "这是爪哇王子的结盟书。
"萧虎展开另一卷黄绫,上面盖着爪哇王室的火漆印,"他们的舰队此刻正在港外,看着我们的工匠拆卸回回炮——每拆解一处,便教他们一名工匠。
"他忽然轻笑,"听说贵国巫师能通海妖?明日可请他登船,看看我们的磁石罗盘如何在暴雨中始终指向北方——这不是妖术,是大元司天监的学问。
" 舰队返航前,萧虎在巨港竖立三丈高的玄武岩碑,上面用四种文字刻着《大元南洋条规》:"每月初一、十五开港通商,货物抽分按品类而定——香料十五取一,象牙二十取一,违令者船货充公,船员充作水师苦役。
"他指着碑旁新设立的宣慰司衙门,"达鲁花赤由贵国质子担任,但需佩戴大元磁石腰牌,每月向泉州市舶司呈报商税明细。
" 忽必烈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南洋群岛:"萧帅为何不直接派蒙古将领驻守?" "南洋如汪洋,蒙古铁骑再强也踏不平波浪。
"萧虎展开《南洋治理纪要》,上面详细记录着市舶司抽分、质子制度、宣慰司权责,"用他们的人,守他们的港,收大元的税——就像磁石吸引铁砂,要让他们在利益中自愿归附。
等市舶司的抽分银装满国库,等质子监的学生遍布南洋,这片海域,自然是大元的内海。
" 当舰队消失在海天交界处,三佛齐王望着港口内忙碌的大元商船,摸着案头的磁石印信长叹。
他终于明白,大元的威慑从不只靠战船与回回炮,更靠那些刻在石碑上的条规、盖在盟约上的印章、记在账册里的抽分——这些看不见的"磁石",才是让南洋诸国甘心归附的真正力量。
而萧虎在珊瑚海的胜利,不过是这盘大棋的开局,真正的杀招,是让律法与利益在这片海域生根发芽,长成永远不倒的定海之针。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