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发挥作用

关灯
    想让政儿成为太子,只是希望他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他身为寡人的嫡子,在赵国**十年,吃尽了苦头,不该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

    ” 吕不韦目光游移不定。

     子楚瞥了他一眼,猜到了他的心思,却并未揭穿。

     “吕不韦,你知道蛟儿是怎么回答‘何为国本’的吗?”子楚问道。

     “臣猜不出。

    ” “王权为本。

    ”子楚答道。

     吕不韦沉思片刻后摇头:“是,但不完全正确。

    ” “何为国本……老生常谈了。

    ” 子楚继续说道:“儒家教导寡人以仁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兵家强调以武安邦,道家则提倡无为而治……” “百家学说无法统一,纵使大王与臣也难以说清,成蛟年幼,答得不全也是情理之中。

    ”吕不韦认真地说。

     “正是如此,但寡人今日听到了另一种说法。

    ”子楚说。

     “哦?” “以民为本。

    ”子楚说道。

     “民?” 吕不韦皱眉。

     “得民心者得天下。

    ” “君如舟,民似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子楚缓缓念道。

     吕不韦沉思良久,随后说道:“此论精妙,比起以仁治国或以法治国,它触及更深层面,更贴近事物的本质,只是稍显宽泛,若能有更详细的阐释则更好。

    ” “确实如此。

    ”子楚点头附和。

     “这是谁提出的?”吕不韦问。

     子楚抬手一指,示意吕不韦看向池塘对面。

     吕不韦顺着望去,只见对面的水榭里,成蛟正发呆,魏磬在看书,而吴巨似乎在悠闲地打盹。

     吕不韦一脸惊讶:“竟然是吴巨?” “没错。

    ”子楚确认道。

     吕不韦颇为疑惑:“他竟然对治国也有这般深刻的理解?” 他不得不重新评估吴巨这个人。

    一直以来,吕不韦认为吴巨不过是位医者,擅长医术,还写过《水调歌头》和《将进酒》,显示出极高的文学造诣,同时他酿造的烧刀子也表明他可能具备工匠才华。

     我以为你只是个医生,没想到你还精通治国之道? 吕不韦再次思索“以民为本”的理念,越想越觉其深意无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不韦,你觉得如何才能让吴巨这样的贤才助力我秦国?”子楚轻抚下巴。

     一直以来,吴巨对秦国抱持友好态度,却始终没有更进一步的表示,这让子楚和吕不韦等人十分苦恼。

    要知道,若是能吸引到一位名家加入,那将带来诸多益处。

     就当前而言,齐国最受诸子百家欢迎,儒家立足齐鲁,兵家与齐王室交好,阴阳家的邹衍也曾是稷下学宫的重要人物。

     而秦国,则不太受诸子百家青睐。

     除法家外,其余各派对秦国都兴趣缺缺。

     不过秦国对此已习以为常,毕竟他们几乎与天下为敌。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百家的支持! “争取吴巨并非易事,切勿急于求成,保持现状未必不好。

    ”吕不韦摊手说道,对这一问题也感到无计可施。

     “也只能这样了。

    ”子楚无奈叹息。

     对了。

     “吕不韦,寡人有个任务交给你。

    ” “大王请吩咐。

    ” “替寡人向吴巨讨两幅字,一幅写‘得民心者得天下’,另一幅写‘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寡人打算挂在章台宫里。

    ”子楚严肃地说完,便站起身离开。

     留下吕不韦独自瞪着眼睛,这该如何向吴巨开口? …… 另一边,成蛟愣了一会儿,忽然对吴巨说:“吴师,我觉得我不太适合当太子。

    ” “为何这么想?”吴巨漫不经心地问。

     “我不喜欢这个位置,也没有能力胜任。

    ”成蛟回答。

     “可是有人硬要将你推上去。

    ” 吴巨摇头:“这就是王室子弟的命运,身不由己,尤其年幼时,一举一动都**控。

    ” “唉……” 成蛟叹气,垂头丧气,情绪低落。

     吴巨沉默。

     他也很困惑,在秦国的这场太子争夺战中,他不知该支持嬴政还是成蛟,或者保持中立。

     然而中立对他毫无好处,对成蛟也无意义。

     任由成蛟被逐步诱导,结局注定是历史上的那场叛乱。

     他所能做的,就是让成蛟具备**思考的能力,避免太子之位成为他的执念,也不让他沦为韩国外戚的玩物。

     第77章造纸术大功告成 成蛟到中午吃饭时,也没完成那首词。

     这自然与吴巨有关,一番谈话让成蛟心神不宁。

     此刻,成蛟满脑子都是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时对太子之位充满纠结,接下来的日子愁眉苦脸。

     …… 之后的几天,上午吴巨教成蛟写词,下午则和魏磬一起逛街,偶尔拜访几位朝臣府邸,生活平静而闲适。

     吴巨提出的“以民为本”的理念不知为何迅速传遍全城,引发热议。

     “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两句话同样广为人知。

    许多人称赞吴巨作为医界领袖,心系百姓,因此能有如此见解。

     这些话流传一段时间后,吕不韦登门拜访,对吴巨大加赞赏,并请求他将这两句话写下来带走,然后满意离去,来去匆匆,让吴巨感到十分困惑。

     几天后,吴巨收到一个好消息——造纸术研发成功! 经过多次尝试,吴巨用洗净晒干的树皮和稻草捣碎、加水制浆,再用捞纸器捞起晾晒,最终制作出了满意的纸张。

     如今,吴巨的纸终于完成了!他从墙上揭下一张张米白色的纸,让魏磬和章邯看得目瞪口呆。

     回到书房,吴巨提笔写下几个字,感慨道:“终于找回了以前写字的感觉。

    ”他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也没想到造纸会如此顺利,一次性就成功了。

    很多伟大发明看似复杂,实则只是缺少勇于探索的勇气和巧妙的构思。

     这就是为什么真理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原因。

     “师父,这是什么?”魏磬拿起纸张仔细摸了摸,好奇地问。

     “这是纸,用来写字的。

    ”吴巨在纸上写下“纸”字,递给魏磬,“你可以试着写几个字。

    ” 魏磬点头接过笔,这段时间的练习让她书法进步很大。

     简单书写几笔后,魏磬惊叹不已:“这东西似乎比绢帛更容易书写。

    ” “你们知道现在写字主要依靠什么吗?”吴巨问两人。

     “绢帛。

    ”“竹简。

    ”两人回答。

     “绢帛是如何制成?价值如何?”吴巨接着问。

     “由丝线织成,价格昂贵,只有达官显贵才用得起。

    ”魏磬回答。

     "纸张虽由树皮和稻草制成,但其成本高低显而易见。

    "吴巨说道。

     "竹简虽然便宜,但分量却不轻,《大学》整篇就得用好几卷竹简,对吧?"吴巨接着问章邯。

     章邯点头表示同意。

     "那你看我的纸有多重?轻得像鸿毛一样。

    "吴巨笑着说。

     经过吴巨这一分析,魏磬和章邯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么说来,这东西岂不是全面超越绢帛和竹简? "制作成本更低,工艺更简单,也更容易推广,这种发明的伟大程度远超毛笔!它将为一个文明带来阶梯式的发展!"吴巨举着一张纸对着阳光说道。

     毫无疑问,纸的优越性比毛笔更加突出。

     否则的话,它怎么会被列为四大发明之一呢? "既然如此,您为何不扩大生产规模,把纸卖到七国去呢?那样的话,您将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商人,甚至超过吕相。

    "章邯好奇地问道。

     "目前的制作工艺还比较粗糙,需要进一步完善。

    而且,赚钱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我要让纸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吴巨解释道。

     喜欢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