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消息属实

关灯
    虽凄厉却未引人遐想。

    吴巨正在为一名将领处理伤口,此人因守城受伤,手臂被箭擦过且沾染了金汤。

     吴巨清洗完伤口后取出一小罐,顿时酒香四溢。

    “吴卿,你竟随身携带烈酒?”蒙恬闻到香味调侃道。

    将领是他麾下,故一同前来。

     “这不是酒,是酒精。

    ”吴巨解释。

     “酒精不也是酒吗?”蒙恬不解。

     “理论上没错,不过它能喝。

    ”吴巨点头。

     “真的?”蒙恬眼睛亮起。

    军中嗜酒本是常事。

     “确实。

    ”吴巨确认。

     蒙恬伸手欲取罐子,却被吴巨一句“敢喝就敢死”止住。

     “咳咳。

    ”蒙恬缩回手,“早说不让喝不就是了。

    ” 吴巨翻了个白眼:“问题不在于给不给喝,而是它的度数极高,根本不同于普通烈酒,喝下去连喉咙都能烧穿。

    ” “原来如此。

    ”蒙恬恍然大悟,“那你为何随身带这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用来消毒啊。

    医用酒精能**几乎所有细菌,防止伤口感染。

    他的伤口被金汤污染,必须消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吴巨说完对蒙恬投去嫌弃的目光,心想这些将领怎会用那种方法守城,真是令人作呕。

     吕不韦在伤者营慰问时,无意间听到吴巨提到消毒,立刻凑近询问:“此话当真?”吴巨被突然靠近的岳父吓了一跳,反问:“什么当真?”吕不韦解释道:“消毒啊!”他虽亲身经历函谷关的疫情,但在吴巨的反复讲解下,已对消毒和细菌的概念有所了解。

     “确实是真的。

    ”吴巨点头确认。

    吕不韦兴奋地挥手:“快去拿来我的烧刀子!”但他随即意识到烧刀子的酒精度数不足,真正的消毒需要75%浓度的酒精。

    “制作这种酒精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吧?”吕不韦目光灼灼地问。

     “确实不太难。

    ”吴巨被吕不韦盯着,感觉头皮发麻,悄悄抽回了自己的手。

    “那能不能卖给我们几百桶?”吕不韦提议。

    “几百桶?你以为我是生产线吗?”吴巨差点脱口而出。

     “那你有多少?”吕不韦追问。

    “一桶都没有,我只是出去一趟,谁会带这么多酒精?”吴巨摊手苦笑。

    旁边有将领欲言又止,吴巨示意他直接说。

    将领吞吞吐吐:“我想请求消毒。

    ” 吴巨转身一看:“我马上给你处理。

    ” 将领满脸懊恼,生意做得太投入,竟把自己给忘了? 吴巨将装有酒精的罐子放在伤口上方,随即又移开,说道:“这可能会有点疼,坚持一下。

    ” “没事。

    ”将领点头回应,他们这些习武从军之人,历经战火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 “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声惨叫震撼了整个营地。

     这一声,连函谷关内的人都听到了。

     …… “真有这么疼吗?”蒙恬冷眼瞧着还在哀号的将领,“堂堂男儿这般嚎叫,成何体统。

    ” 将领一脸苦涩,泪眼婆娑。

     吴巨看着蒙恬,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后来,蒙恬在城墙观战时被流矢击中,吴巨帮他清理伤口后,直接倒上了酒精。

     “嘶!!!好疼!完了完了!” “这不是你说嚎成这样不成体统吗?” “……” 第14章卷土重来再次攻城 次日清晨,修整一夜的合纵大军再度出击。

     经历了前两次的攻城,此刻大军气势如虹,士气高涨,仿佛找回了作为七国之中韩魏两国以及周王和兵家少主孙隐领导下的合纵大军的信心。

     这次,孙隐策马前行,从后方来到队伍**。

     他总觉得之前几次攻城有些细节被忽略了,所以决定靠近观察。

     作为一名将领,清楚掌握局势至关重要,这是孙隐自小就明白的道理。

     “纵约长,此处太过危险,可能被流矢所伤,请您退后。

    ”一名韩国将领劝道。

     说实话,在孙隐身边站着,大家都提心吊胆。

     这里偶尔会有流矢掠过,虽然威力不大,但它们的危险在于难以预料的方向,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从哪里射来,历史上多少名将因此丧命。

     “你们可以撤后。

    ”孙隐言简意赅,自己却毫不退缩。

     “……” 众将领面面相觑,皆露出愁容。

     尽管孙隐这样说,但他们绝不会真的撤退。

    最后只能调集更多士兵,举起盾牌挡住前方。

     “第一个登城者,封爵提升五级,官职升迁**,赏赐五百金!”孙隐再次提高悬赏,这是战场上常用的激励方式。

     天刚亮,孙隐一声令下,攻城正式开始!此次攻势比之前更加猛烈! 前两次孙隐只是试探性进攻,只出动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但这次他几乎倾尽所有军力。

     阳光洒在函谷关城墙上,冰霜逐渐融化。

     经过两次攻城,城墙早已被鲜血染红。

     云梯再度搭起! 韩魏联军奋不顾身,与秦军激烈交战。

     然而,孙隐的眉头却越皱越深。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韩魏两国都有过辉煌的历史,特别是魏国,曾经与秦国抗衡。

    如今虽已衰落,但两国将领并非庸才。

    很快有人指出问题所在,这句话也让孙隐恍然大悟。

     “总觉得登城的人数似乎少了些。

    ”一位将领说道。

     孙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确实如此!三次攻城,投入的兵力不断增加,奖励也越来越丰厚,但真正登上城墙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成功登城,也无法造成太大影响,随即被秦军击退,甚至直接用滚石或原木从云梯推下,摔死一片人。

     是敌军过于强大,还是己方实力不足? 这两者都不像。

     虽然投入了大量兵力,也有一定战果,但成果与付出极不成比例,这实在令人费解。

     而且,这次完全没有发现秦军像前两次那样表现出疲态。

     孙隐闭上双眼,心中突然涌起一阵不安。

     当他重新睁开眼时,发现函谷关上方正对关门下方的攻城器械被泼上了几桶桐油,紧接着火焰点燃了这座巨大的攻城器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火熊熊燃烧之际,城下无人敢靠近。

    秦军趁机投掷巨石,巧妙地在关门前垒起一道石墙,既未伤及太多敌军,又成功阻挡了攻城器械的推进。

    孙隐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紧接着,在二十万韩魏联军以及众多将领的注视下,原本被围困的关门竟自行开启。

    透过大门,关内密集的秦军仿佛一头蓄势已久的猛兽,猛然显露锋芒。

     第150章秦军出击局势翻转 关门开启的一瞬,不仅是孙隐和韩魏众将震惊,整片战场的士兵也陷入短暂的沉默。

    他们本以为关内秦军已溃不成军,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冷静自若的面孔。

     “杀!” 韩魏士兵还在迟疑时,秦军已如潮水般冲出。

    一股浓烈的杀气扑面而来,瞬间拉平了攻守双方的士气。

     城墙瞬间涌现出弓箭手,对准城下展开猛烈射击,战车紧随其后,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

    随后是骑兵登场,正是麃公从咸阳带来的精锐秦锐士。

    但他们并未贸然冲锋,而是迅速转向两侧,将战场中的韩魏联军彻底包围。

     最后出场的是步兵,其中悍不畏死的陷阵士居于前列,手持戈矛与刀剑。

    他们先摧毁了城墙边的云梯和攻城器械,再与敌军短兵相接。

     秦军犹如黑色洪流滚滚而出,以压倒性的气势席卷全场。

    这正是秦国将领精心策划的布局——引敌深入,削弱对方实力后反戈一击,一举扭转战局! 这一策略存在一定的风险,主动打开关门,若韩魏联军及时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幸,在经历前两次攻城后,众将判断,由于韩魏两国的疫情,其战斗力和士气均大幅下降,不足为惧。

     战场上,秦军如利剑出击,直插韩魏阵营,韩魏士兵惊慌失措,丢盔弃甲,阵型瞬间溃散,军心大乱。

     在秦军猛烈冲击下,这些军队如同散沙,无需外力,自己便已瓦解。

     “纵约长,我们该怎么办?”韩魏将领慌张不已。

     “后撤!收缩阵型!架起盾牌!让战车和魏武卒守住阵前,骑兵去干扰秦军骑兵,防止他们形成包围。

    ”孙隐高声下令。

     “韩国将军负责左翼,魏国将军负责右翼,中军由我指挥。

    ”他对周围的将领说道。

     “明白。

    ”将领们点头离去。

     仅从孙隐瞬间下达的指令来看,便可知他依旧冷静,他立刻察觉到秦军意图是以骑兵为主力,辅以战车和步兵进行牵制,形成合围之势,同时也精准地制定了应对之策,比如利用军中少量魏武卒迎击。

     魏武卒乃魏王特遣精锐,魏国以此展示参与合纵的诚意。

     孙隐早听闻魏武卒威名,接手这支军队后亦感实力倍增。

     魏武卒是一支独特的重装步兵队伍,摒弃了战车与骑兵,完全由重甲步兵组成。

    将其置于阵前,可最大程度延缓秦军推进速度,为韩魏大军争取喘息时间。

     遗憾的是,自吴起离开魏国后,魏武卒已不复往日辉煌。

     更糟糕的是,他们面对的是当今最强的秦国,而同为四大精锐之一的秦锐士也参战了,不过秦锐士主要以骑兵形式出现,未与魏武卒正面交锋。

     喜欢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