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换心帖
关灯
小
中
大
光绪三十年春,青阳县的桃花刚谢了第一茬,西市的药铺就飘起了艾草与血竭的苦香。
老郎中周伯年的白胡子沾着药末,正蹲在门槛上搓洗药杵,忽听得街东头传来砸门声——是恶霸赵九的随从,踹得门框直颤:"周先生!我家爷快不行了,您赶紧带着药箱来!" 周伯年抹了把脸上的药渣,跟着随从往赵府跑。
赵府的朱漆大门敞着,影壁上"积善堂"三个金漆大字被雨打风吹得斑驳。
跨进门槛,就见赵九瘫在红木拔步床上,脸青得像块泡发的靛蓝布,喉间发出拉风箱似的喘息。
"周先生救我!"赵九的三姨太扑过来,金镯子撞在床柱上叮当作响,"只要能活,您要什么我都给!" 周伯年搭了脉,眉头皱成个川字。
赵九的脉象沉如石坠,是心脉淤塞之症,寻常药材根本救不回。
他扫了眼屋里的摆设:檀木多宝阁上摆着翡翠扳指、鎏金算盘,墙角堆着刚运来的盐引——这恶霸靠放高利贷、霸占码头发的财,此刻倒成了催命符。
"需用千年人参吊命。
"周伯年沉声道,"但就算保住命,心脉也废了,往后只能瘫在床上......" "那也比死了强!"三姨太拍着胸脯,"我这就让账房取参!" 话音未落,外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书生沈莫为的随从撞开大门,浑身是泥:"周先生!我家公子咳血昏死,求您救命!" 周伯年又跟着去看沈莫为。
沈家是青阳县有名的寒门,沈莫为的父亲早逝,靠母亲织席供他读书。
此刻沈莫为躺在草席上,面色惨白如纸,嘴角还凝着黑血——这是肺痨晚期,气血两亏之症。
"脉如游丝。
"周伯年捻着胡须,"需用独参汤续命,可......"他瞥了眼沈莫为床头的《论语》,书页边角卷得发毛,"纵使救回,也是油尽灯枯。
" 赵府和沈家同时求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半个时辰就传遍了青阳县。
茶馆里的说书人拍着醒木:"都说这周老大夫有两手绝活儿,一能起死回生,二能......"茶客们哄笑,"二能看人心!" 当夜,周伯年在药铺后堂翻出本泛黄的《千金方》。
烛火映着他眼角的皱纹,照见书页间夹着张旧帖——是他师父临终前塞给他的,上面写着"换心之法,可改天命,然需心魂相契,善恶相济"。
第二日,赵九的随从带着十箱金银杀到药铺:"周先生,我家爷说了,只要能活,您开什么方子都行!" 沈莫为的娘却捧着一碗糙米饭跪在药铺门口:"周先生,我家小子就想喝口热粥......" 周伯年望着两拨人,突然想起二十年前。
那时他还是个小药童,亲眼见赵九的父亲为了抢码头,把沈莫为的爷爷推进了护城河。
沈爷爷的尸体漂了三天,被打渔的老张捞起来时,怀里还揣着本没写完的《农桑辑要》。
"二位且随我来。
"周伯年关了药铺门,"我这有法子,能让两位公子都活。
" 三月十五,月黑风高。
周伯年带着两个药箱进了赵府。
赵九的三姨太守在床头,见他只带了个粗布包裹,冷笑道:"周先生莫不是来骗钱的?" "夫人稍安。
"周伯年打开包裹,露出两颗用红绳系着的药丸,"这是'换心丹',需两人同服。
一颗补心,一颗换心。
" "怎么个换法?" "赵公子服补心丹,沈公子服换心丹。
"周伯年指了指窗外,"但需两人同时服药,以心血为引。
" 三姨太犹豫片刻,咬咬牙:"成!只要能救我家爷,别说换心,换肝我都依!" 与此同时,沈莫为的娘正握着儿子的手垂泪。
周伯年摸出颗药丸:"这是换心丹,服下后能续命,但需有人与你心血相引......" "谁?"
老郎中周伯年的白胡子沾着药末,正蹲在门槛上搓洗药杵,忽听得街东头传来砸门声——是恶霸赵九的随从,踹得门框直颤:"周先生!我家爷快不行了,您赶紧带着药箱来!" 周伯年抹了把脸上的药渣,跟着随从往赵府跑。
赵府的朱漆大门敞着,影壁上"积善堂"三个金漆大字被雨打风吹得斑驳。
跨进门槛,就见赵九瘫在红木拔步床上,脸青得像块泡发的靛蓝布,喉间发出拉风箱似的喘息。
"周先生救我!"赵九的三姨太扑过来,金镯子撞在床柱上叮当作响,"只要能活,您要什么我都给!" 周伯年搭了脉,眉头皱成个川字。
赵九的脉象沉如石坠,是心脉淤塞之症,寻常药材根本救不回。
他扫了眼屋里的摆设:檀木多宝阁上摆着翡翠扳指、鎏金算盘,墙角堆着刚运来的盐引——这恶霸靠放高利贷、霸占码头发的财,此刻倒成了催命符。
"需用千年人参吊命。
"周伯年沉声道,"但就算保住命,心脉也废了,往后只能瘫在床上......" "那也比死了强!"三姨太拍着胸脯,"我这就让账房取参!" 话音未落,外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书生沈莫为的随从撞开大门,浑身是泥:"周先生!我家公子咳血昏死,求您救命!" 周伯年又跟着去看沈莫为。
沈家是青阳县有名的寒门,沈莫为的父亲早逝,靠母亲织席供他读书。
此刻沈莫为躺在草席上,面色惨白如纸,嘴角还凝着黑血——这是肺痨晚期,气血两亏之症。
"脉如游丝。
"周伯年捻着胡须,"需用独参汤续命,可......"他瞥了眼沈莫为床头的《论语》,书页边角卷得发毛,"纵使救回,也是油尽灯枯。
" 赵府和沈家同时求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半个时辰就传遍了青阳县。
茶馆里的说书人拍着醒木:"都说这周老大夫有两手绝活儿,一能起死回生,二能......"茶客们哄笑,"二能看人心!" 当夜,周伯年在药铺后堂翻出本泛黄的《千金方》。
烛火映着他眼角的皱纹,照见书页间夹着张旧帖——是他师父临终前塞给他的,上面写着"换心之法,可改天命,然需心魂相契,善恶相济"。
第二日,赵九的随从带着十箱金银杀到药铺:"周先生,我家爷说了,只要能活,您开什么方子都行!" 沈莫为的娘却捧着一碗糙米饭跪在药铺门口:"周先生,我家小子就想喝口热粥......" 周伯年望着两拨人,突然想起二十年前。
那时他还是个小药童,亲眼见赵九的父亲为了抢码头,把沈莫为的爷爷推进了护城河。
沈爷爷的尸体漂了三天,被打渔的老张捞起来时,怀里还揣着本没写完的《农桑辑要》。
"二位且随我来。
"周伯年关了药铺门,"我这有法子,能让两位公子都活。
" 三月十五,月黑风高。
周伯年带着两个药箱进了赵府。
赵九的三姨太守在床头,见他只带了个粗布包裹,冷笑道:"周先生莫不是来骗钱的?" "夫人稍安。
"周伯年打开包裹,露出两颗用红绳系着的药丸,"这是'换心丹',需两人同服。
一颗补心,一颗换心。
" "怎么个换法?" "赵公子服补心丹,沈公子服换心丹。
"周伯年指了指窗外,"但需两人同时服药,以心血为引。
" 三姨太犹豫片刻,咬咬牙:"成!只要能救我家爷,别说换心,换肝我都依!" 与此同时,沈莫为的娘正握着儿子的手垂泪。
周伯年摸出颗药丸:"这是换心丹,服下后能续命,但需有人与你心血相引......" "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