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花魄
关灯
小
中
大
醉春园的百年牡丹开得邪性。
说是邪性,倒不是花色狰狞,反是开得太艳——胭脂色的瓣儿叠着七八层,蕊心凝着颗露珠似的金粉,每到月圆之夜,便有清冽的香气漫过三重院墙,引得墙外的野猫都扒着砖缝儿叫。
老人们说,这株牡丹原是前朝陈阁老的独女所化。
陈小姐未及笄便没了,临终前抱着母亲哭:"女儿生在牡丹丛里,死了也要做朵牡丹。
" 沈慕之第一次见着花魄,是在十七岁那年的中秋。
他蹲在牡丹丛边数花瓣,银烛台搁在石桌上,照得满地碎金。
忽然听见环佩叮当,抬头便见月洞门后立着个穿月白裙的女子。
她发间簪着支珍珠步摇,随着脚步轻颤,面容在月光下忽明忽暗,倒像是被风揉皱的水面。
"公子可是来赏花的?"她开口时,沈慕之闻见了牡丹香——不是寻常花香,是浸了蜜的、带着点清苦的香,像极了陈阁老夫人书房里那罐百年沉水香。
"你......你是谁?"他攥紧了腰间的玉牌,那是父亲今早塞给他的,说今夜要带他去见城里的周先生,商量明年开春的科举事。
女子笑了,步摇上的珍珠晃出细碎的光:"我是这株牡丹的魂。
"她抬手抚过最近的瓣儿,那花瓣竟泛起涟漪,"他们叫我花魄。
" 沈慕之的后颈起了层鸡皮疙瘩。
他听过老人们说,名园里的老花树容易成精,可亲眼见着还是头一遭。
花魄的目光扫过他,忽然顿住:"公子的命数里有劫。
"她指尖点在他心口,"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
" 沈慕之后退半步,撞翻了烛台。
火苗腾地窜起来,烧着了石桌上的《论语》。
等他手忙脚乱扑灭火星,再看月洞门,哪里还有什么月白裙的女子,只有晚风卷着几片牡丹瓣,落在他脚边。
第二日,沈老爷请了龙虎山的道士来驱邪。
道士画了三道符,贴在牡丹丛边,又烧了叠往生纸,嘴里念叨着"妖孽速速退散"。
可到了夜里,沈慕之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窗户外头有动静。
他披衣起来,正撞见月光里浮着个影子——正是那日的花魄,她倚着窗棂,眼尾垂着泪:"公子,那符烧了我的灵力,可三日后血光之灾还是要来的。
" "你到底要怎样?"沈慕之攥紧了枕头下的匕首。
花魄摇头:"我本无意害人。
只是修炼五百年,总缺一桩功德。
若公子肯应我一件事,我便替你挡了那灾。
"她抬手,指尖凝聚起一团荧光,"每日用你的心头血浇花根,连浇百日。
待百日之后,我便还你个囫囵身子。
" 沈慕之盯着那团荧光。
他听过"心头血"的说法——那是至阳之物,取多了会折损阳寿。
可他想起昨日道士说的话:"公子的命盘里,三十大关难过。
"又想起花魄说的"功德",咬咬牙:"我应。
" 头一日取血,沈慕之抖得厉害。
他用银针戳破心口,鲜血顺着管子流进花根下的陶瓮。
花魄站在他身后,轻声数着数:"一滴,两滴......"血珠落进土里,立刻被吸得干干净净,土面上腾起缕白气。
第二日,他的眼白里浮起点血丝。
第三日,手背上起了红疹。
到了第七日,他咳得睡不着,却仍咬着牙爬起来,摸黑去牡丹丛边。
花魄总在等他,有时倚着花枝,有时坐在石凳上,见他来了便递杯温水:"慢些,别急。
" 二十日过去,沈慕之瘦了一圈。
沈夫人摸着他的额头直掉泪:"我儿这是何苦?那花精要的定不是好东西......"沈老爷却盯着院外的黄纸符咒——不知何时,那些符全被撕成了碎片,散在泥里。
"由他去。
"沈老爷叹了口气,"我年轻时也见过这样的痴儿。
" 到了第五十日,沈慕之的嘴唇已经没了血色。
他坐在石凳上,看着花魄用帕子替他擦嘴角的血沫。
她的手指凉得像块玉,碰着他发烫的脸颊:"阿之,再忍忍。
还有五十日。
" 沈慕之望着她。
月光下,她的影子比初见时淡了些,发间的珍珠步摇也不
说是邪性,倒不是花色狰狞,反是开得太艳——胭脂色的瓣儿叠着七八层,蕊心凝着颗露珠似的金粉,每到月圆之夜,便有清冽的香气漫过三重院墙,引得墙外的野猫都扒着砖缝儿叫。
老人们说,这株牡丹原是前朝陈阁老的独女所化。
陈小姐未及笄便没了,临终前抱着母亲哭:"女儿生在牡丹丛里,死了也要做朵牡丹。
" 沈慕之第一次见着花魄,是在十七岁那年的中秋。
他蹲在牡丹丛边数花瓣,银烛台搁在石桌上,照得满地碎金。
忽然听见环佩叮当,抬头便见月洞门后立着个穿月白裙的女子。
她发间簪着支珍珠步摇,随着脚步轻颤,面容在月光下忽明忽暗,倒像是被风揉皱的水面。
"公子可是来赏花的?"她开口时,沈慕之闻见了牡丹香——不是寻常花香,是浸了蜜的、带着点清苦的香,像极了陈阁老夫人书房里那罐百年沉水香。
"你......你是谁?"他攥紧了腰间的玉牌,那是父亲今早塞给他的,说今夜要带他去见城里的周先生,商量明年开春的科举事。
女子笑了,步摇上的珍珠晃出细碎的光:"我是这株牡丹的魂。
"她抬手抚过最近的瓣儿,那花瓣竟泛起涟漪,"他们叫我花魄。
" 沈慕之的后颈起了层鸡皮疙瘩。
他听过老人们说,名园里的老花树容易成精,可亲眼见着还是头一遭。
花魄的目光扫过他,忽然顿住:"公子的命数里有劫。
"她指尖点在他心口,"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
" 沈慕之后退半步,撞翻了烛台。
火苗腾地窜起来,烧着了石桌上的《论语》。
等他手忙脚乱扑灭火星,再看月洞门,哪里还有什么月白裙的女子,只有晚风卷着几片牡丹瓣,落在他脚边。
第二日,沈老爷请了龙虎山的道士来驱邪。
道士画了三道符,贴在牡丹丛边,又烧了叠往生纸,嘴里念叨着"妖孽速速退散"。
可到了夜里,沈慕之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窗户外头有动静。
他披衣起来,正撞见月光里浮着个影子——正是那日的花魄,她倚着窗棂,眼尾垂着泪:"公子,那符烧了我的灵力,可三日后血光之灾还是要来的。
" "你到底要怎样?"沈慕之攥紧了枕头下的匕首。
花魄摇头:"我本无意害人。
只是修炼五百年,总缺一桩功德。
若公子肯应我一件事,我便替你挡了那灾。
"她抬手,指尖凝聚起一团荧光,"每日用你的心头血浇花根,连浇百日。
待百日之后,我便还你个囫囵身子。
" 沈慕之盯着那团荧光。
他听过"心头血"的说法——那是至阳之物,取多了会折损阳寿。
可他想起昨日道士说的话:"公子的命盘里,三十大关难过。
"又想起花魄说的"功德",咬咬牙:"我应。
" 头一日取血,沈慕之抖得厉害。
他用银针戳破心口,鲜血顺着管子流进花根下的陶瓮。
花魄站在他身后,轻声数着数:"一滴,两滴......"血珠落进土里,立刻被吸得干干净净,土面上腾起缕白气。
第二日,他的眼白里浮起点血丝。
第三日,手背上起了红疹。
到了第七日,他咳得睡不着,却仍咬着牙爬起来,摸黑去牡丹丛边。
花魄总在等他,有时倚着花枝,有时坐在石凳上,见他来了便递杯温水:"慢些,别急。
" 二十日过去,沈慕之瘦了一圈。
沈夫人摸着他的额头直掉泪:"我儿这是何苦?那花精要的定不是好东西......"沈老爷却盯着院外的黄纸符咒——不知何时,那些符全被撕成了碎片,散在泥里。
"由他去。
"沈老爷叹了口气,"我年轻时也见过这样的痴儿。
" 到了第五十日,沈慕之的嘴唇已经没了血色。
他坐在石凳上,看着花魄用帕子替他擦嘴角的血沫。
她的手指凉得像块玉,碰着他发烫的脸颊:"阿之,再忍忍。
还有五十日。
" 沈慕之望着她。
月光下,她的影子比初见时淡了些,发间的珍珠步摇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