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机会

关灯
    目睹杨志昏厥,晁盖等人齐声狂笑:“天王,这十万贯财物,全归我们所有了!” 刘唐满面喜色,正欲揭开挑担查看财货,白胜亦靠近观看。

     “天王,诸位兄弟,快将生辰纲搬至车上,尽早送回才是。

    ” 吴用提议道,“此黄泥岗虽人迹罕至,却非全无人烟,若稍有耽搁,被过路人发现,恐生变故。

    ” “吴先生所言极是,大家速将马匹套好,把财物全部搬上马车!” 晁盖高声吩咐。

     他们原本用来运枣的大车,是由普通马车改装而成,拉车的马正是天寿公主与贺家兄弟先前骑来的坐骑。

     刘唐和公孙胜迅速将车上的大枣清空,晁盖、吴用与白胜负责搬运财物,天寿公主及贺氏兄弟则协助将马匹套在车上。

     忙活完毕,已过去一炷香时间。

     众人满身汗水,就连天寿公主也不例外。

     此时暑热难当,林中闷热异常,众人喉咙干渴,急需饮水。

     “这鬼天气太热了!” 刘唐舔了舔干燥的嘴唇,遗憾地说,“早知如此,刚才该留下些米酒解渴。

    ” 话音刚落,贺重宝从腰间取出一个葫芦递给刘唐,“这是白胜兄弟刚刚装的酒,我还未曾品尝。

    ” “哈哈,兄弟快给我!让我润润喉!” 刘唐伸手去接,却被吴用突然拦住。

     “刘唐兄弟莫急,你看天寿兄同样口渴难耐,不如让他先尝一口。

    ” “我?” 天寿公主愣了一下,看向吴用,随即明白了他的意图——这位书生显然是怀疑他们三人,由于酒葫芦曾经过贺重宝之手,担心其中被人做了手脚,因此要让她先行饮用。

     晁盖、刘唐和白胜对此感到疑惑不解,但出于对吴用的信任,均未多言。

     公孙胜微微一笑,也领会了吴用的考量。

     而天寿公主想起出发前,在晁盖的庄园内, 她与贺家兄弟商定,在晁盖等人回庄、最为放松且毫无防备之际,夺取生辰纲。

     此时此刻,她内心坦然,接过酒葫芦,痛饮一口。

     见天寿公主饮下酒水,吴用长舒一口气。

     刘唐见状,急忙接过葫芦,对准嘴边倾倒。

     “哥哥,也给我们留点!” 白胜提醒道。

     酒葫芦转了一圈,只剩贺家兄弟还未饮用。

     贺拆接过葫芦,正欲饮酒,却被贺重宝猛地一拽。

     猝不及防的贺拆手一滑,“砰” 的一声,酒葫芦摔在地上。

     “大哥,你干什么?” 贺拆惊讶道。

     话音未落,天寿公主忽然开口:“奇怪,为何我头晕目眩?” “我也这样……” “我也如此……” 刘唐与白胜亦有相同感受,而晁盖、吴用及公孙胜虽未言语,但身形摇晃,似要站立不稳。

     “这……” 贺拆满腹疑惑,吴用已指着贺重宝怒斥:“酒中有毒!你竟敢对主人下此毒手……” “贺重宝,这是何意?” 天寿公主瘫坐地上,闻言强忍不适质问道。

     “何意?你还不明白?公主殿下!” 贺重宝冷笑:“简单来说,这十万贯生辰纲,归我们兄弟所有了!” “你……我父王和皇帝绝不会放过你们的!” 天寿公主情绪激动,不再隐瞒身份。

     “放不过我们?” 贺重宝大笑:“如今大辽危矣,待我们携生辰纲投奔金人,说不定将来还能擒获天祚帝与魏王,成就非凡功业。

    ” “你们竟要投靠金人!” 眼见忠心的手下成了叛徒,天寿公主悲愤交加,毒性发作,顿时晕厥。

     晁盖等人在一旁听得瞠目结舌。

     吴用虽心存疑虑,但万万没想到廖天寿竟然是大辽国的公主,更令人震惊的是她还与属下起了冲突。

     "你这叛徒,害了我们!我要宰了你!"晁盖怒吼着举刀,却因体力耗尽摔倒在地,再无声息。

     随后,吴用、白胜、公孙胜以及刘唐相继昏倒。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贺拆满是困惑:"我们不是准备带着生辰纲,随殿下返回辽国吗?为何现在却要去投奔金国?" "辽国即将覆灭,你是想做**之臣,还是开国功臣?"贺重宝质问。

     "当然是开国功臣!"贺拆顿时明白兄长的意图,指向地上的晁盖等人,"大哥,他们该不该杀?" "别管他们,等那些押运生辰纲的人醒来,自会解决此事。

    ” 贺重宝催促道,"你我各驾一辆马车,迅速离开!" "好!"贺拆答应着,依依不舍地望了天寿公主一眼,内心对她既有敬意,也有男人的私念。

     可惜形势紧迫,他深知兄长不容许分心。

     贺拆登上车架,扬起鞭子,兄弟俩驱赶着装载生辰纲的马车,匆忙离开了黄泥岗。

     贺家兄弟刚离去,梁山好汉从密林走出,见到地上横七竖八的人,李逵立刻兴奋地冲过去,高举板斧准备劈向一名士兵。

     "铁牛,你在做什么?"张顺急忙拉住他,"赵兄叮嘱过不可随意动手,你忘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逵冷哼一声:"赵大哥只说不伤百姓,这些是官兵,为何不能杀?" “这些军士不过是奉命行事,他们若要攻打梁山,自然由你处置,但眼下他们与梁山并无仇怨,你又何必对他们下手?” 孙安严厉地说道。

     李逵素来喜欢自称好汉,听孙安这般说,连忙将手中的斧头收回,“孙安兄所言极是,我这就放过他们。

    ” 看到李逵轻易被劝止,阮小七忍不住摇头轻笑,随后目光落在地上的吴用身上,犹豫片刻后开口道:“孙安兄,吴学究是我旧相识,我想带他离开,否则待大名府的人醒来,定不会放过他。

    ” “这……” 孙安沉思片刻,尚未决定。

     一旁的刘慧娘已接口道:“不仅吴用,东溪村众人最好都一同带走。

     免得大名府的人醒来,立即察觉端倪。

    ” 一架千里镜让孙安见识了刘慧娘的心思缜密,想起赵言提及她的聪慧,孙安急忙请教:“刘姑娘之意是?” 刘慧娘解释道:“赵寨主精心筹划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有人能替梁山劫走假的生辰纲,从而掩护真生辰纲的行动。

    ” 她继续说道:“如今假生辰纲已被那两名辽人夺走,若将东溪村众人留下,大名府的人醒来后,很可能迅速问出**。

    ” “到那时,大名府会请周围州府协助追捕,不出数日,那两名辽人恐怕就会被捉回。

    ” “这样一来,真假生辰纲之事岂不是败露?” 刘慧娘笑着说道,“我们此刻将东溪村众人带走,等大名府的人查到他们身上,至少需要三四天,而那两名辽人早已逃离山东地界,官府就难以追及了。

    ” “既然如此,不如将这些人带回梁山,暂时关押一段时间,” 张顺提议道,“如此一来,官府没有线索,自然也无法查到那两名辽人头上。

    ” 郓州与济州一带,梁山是规模最大的山寨。

     刘慧娘摇了摇头说道:“倘若官府寻不到线索,定会将生辰纲一事归咎于梁山,如此一来,你家兄长费尽心思筹划的事情,岂非毫无意义?” “所以你才让我们带走晁盖等人,是希望日后官府追查到他们身上?” 孙安已明悟其中深意:“这样一来,既能撇清梁山与生辰纲的关系,又能引导官府顺着晁盖等人的线索,查出是辽人所为。

    ” “不错,” 刘慧娘回应着,随后走向天寿公主身旁。

     孙安等人望着她的背影,终于明白赵言为何称赞她心思聪慧。

     转瞬之间,她已谋划周全,甚至将晁盖和辽人全部纳入布局之中,这般智谋,确实非凡。

     “孙安兄,这岂不是连累了吴学究?” 想到昔日与吴用的情谊,阮小七仍有些不忍。

     “什么叫连累?” 孙安瞪了他一眼,“又不是我们梁山指使他们劫生辰纲!” “是他们自己见钱眼开,跳进陷阱,自找麻烦,与我们梁山何干?至于后续,若他们真的被捕,你顾念旧情,尽可向兄长请示,派兵救他们出狱。

    ” 此言令阮小七茅塞顿开,他连忙招呼李逵和张顺,三人合力将东溪村众人抬至马鞍上。

     “如何处置这位辽国的天寿公主?” 孙安感到棘手,“留在这里,无论是大名府的人还是晁盖等人,都不会放过她。

    ” “如此美貌佳人带往梁山,给兄长做妾岂不正好?” 刘慧娘白了众人一眼,心中仍在记恨刚才有人将她与赵言牵连。

     “小娘子,我家兄长并非贪恋美色之人……” 孙安说出这话,自己都觉得有些尴尬,毕竟梁山上,无论是李师师还是她的三个丫鬟金、瓶、梅,个个都风情万种。

     刘慧娘轻轻一哼,心中暗自不屑。

     赵言看似对她了如指掌,实则不过是凭借途中观察所得。

     她自幼聪慧,常被父母戏称“女诸葛” ,虽摆弄过机关器械,但这般机密之事外人鲜有知晓。

     她以为赵言不过贪恋她的美貌,才设法将其引入梁山。

     孙安提及赵言对辽人未来的考量,刘慧娘却只冷冷回应:“你家哥哥盼着辽人多撑几年,好让梁山壮大。

    ” 她忧虑道,“天寿公主在辽颇受宠信,若她在宋地遭遇不测,必引发宋辽交战。

     届时辽国孤立无援,金人南下,梁山若无力抵御,岂非又要陷北地于胡虏之手?” 孙安深知胡虏南侵的后果,即便阮小七、张顺这般出身草莽之人,亦能隐约感受到历史的警示。

     宋人敌视辽国,不仅是因现实利益,更有百年前胡人南下屠戮的血海深仇。

     天寿公主被妥善安置后,孙安与徐宁一同将她送上刘慧娘的马车。

     随行的还有杨志与谢都管,他们是由赵言先前安排留守的重要人物。

     这两者易于辨认,一个脸带胎记,一个年迈苍老,因此他们未能享有天寿公主般的优待。

     孙安与徐宁各自行事,分别将一人置于自己的坐骑之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边,阮小七、张顺和李逵三人合力,将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及白胜安置妥当,让他们稳坐马背。

     孙安郑重嘱咐,待他们将这些人送往安全之所后,即刻返回梁山。

     两组人就此分道扬镳,阮小七一行前去寻找合适的地点妥善安置晁盖等人,而孙安、徐宁以及刘慧娘则护送天寿公主、杨志和谢都管前往梁山北岸大营。

     刚刚喧嚣不已的黄泥岗迅速恢复宁静。

     ……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黄泥岗的密林逐渐凉意袭人。

     气温骤降,使沉睡中的大名府众人渐次苏醒。

    ”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会睡着?” 有些军士尚未完全理清状况,两位虞候在回想正午发生的事情后,急忙寻找生辰纲,却发现装满财物的木箱和挑担全都不翼而飞。

     惊恐之中,他们准备向杨志和谢都管求助,却赫然发现这二人也不知所踪。

    ” 这下怎么办?丢失了生辰纲,我们该如何向中书大人交代?” 两位虞候对视无言,众军士皆面露惧色,梁中书可不是容易对付的角色,丢了生辰纲,他们这些军士也可能受到牵连甚至被流放。

     一位机敏的军士提议:“两位大人,如今杨提辖与谢都管都不见踪影,看来是遭贼人所害,不如把责任全推到他们身上?” “谢都管可是蔡夫人的乳父,是蔡太师家的人,怎会做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