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追查

关灯
    春末的汉江带着湿润的暖意,晨光透过纱窗在卧室地板上投下斑驳光影。

     祁同伟床头的老式机械闹钟刚敲响五下,铜制铃摆还在惯性晃动,他已翻身而起,顺手按停了闹铃。

     林小婉跪在地板上整理药盒,纯棉家居服的袖口蹭到了地毯上的绒毛。

     塑料收纳盒里,瓶装叶酸片和排卵检测试纸码放得整整齐齐——药店刚凭处方买回的叶酸瓶身还贴着红色价签,纸制说明书边角微卷。

    " 张医生说前三个月最关键。

    "她转头时,发梢扫过泛着淡青的晨光,"后勤组的红枣粥记得让食堂少加糖。

    " 祁同伟套上警服,衣摆带起一阵轻微的布料摩擦声。

     诺基亚3310手机在床头柜震动,屏幕上显示着未读短信:"经侦支队已去信用社调档。

    " 他晃了晃手机,磨砂外壳在掌心留下细微的纹路:"中午我让小李把资金流向图送过来,你看看有没有遗漏的节点。

    " GA厅大楼的旋转门带着金属冷感,门禁卡划过感应区的"滴"声在空荡的大厅回响。

     反诈小组办公室里,CRT显示器的蓝光映照着技术骨干小李的脸,他正用Excel绘制资金流向表,鼠标在泛黄的鼠标垫上快速滑动。

     打印机吐出的纸质报表边缘卷曲,小李用红笔在"沿海信用社"字样上画了个粗圈:"祁厅,这些分散到个人账户的资金,每笔都没超过两万。

    " 祁同伟盯着墙上贴满的银行流水单,图钉按过的痕迹在白墙上留下细密的小点。

    " 让经侦带着介绍信去,"他的手指划过某行数据,"重点查赵大海三年前的维修工单,机械厂的保卫科登记本还没电子化。

    " 窗外传来老式自行车的铃声,混着早点摊的葱香,这是晨雾未散的汉江城特有的气息。

     物证鉴定中心的实验室里,蔡司光学显微镜的镜筒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林小婉调试着载物台,棉质手套与金属部件接触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助手小周抱着打字机打印的检测报告跑来,纸张边缘还带着油墨未干的温热:"聚酯纤维上的齿轮油,和机械厂去年采购的批次吻合。

    " 她接过报告时,袖口扫过实验台上的玻璃器皿,发出清脆的碰撞响。

     中午的食堂飘着红烧肉的香气,祁同伟的搪瓷饭盒刚打开,诺基亚手机便在餐桌上震动。

     来电显示是实验室的座机号码,听筒里传来林小婉压抑的兴奋:"第五起现场的窗台上,有根染过的金色毛发。

    " 他捏着不锈钢汤匙的手顿了顿,2000年代初染发的技术工人本就稀少,在机械厂这样的老国企更是罕见。

     下班时分,桑塔纳2000的引擎声在车库响起。

    祁同伟转动钥匙,仪表盘的指针微微抖动——这辆单位配备的轿车已有些年头,方向盘上的磨损痕迹记录着无数次出警的轨迹。

     车窗外,穿着制服的警员正推着老式自行车经过,车筐里的牛皮纸袋露出半截卷宗。

     粤菜馆的霓虹灯牌在暮色中闪烁,"生猛海鲜"四个大字映得街道一片暗红。

     林小婉盯着菜单上的繁体字,指尖划过"花胶鸡汤"的价格栏:"听说掌勺的师傅是从广州坐火车来的。

    " 祁同伟给她盛汤,不锈钢汤匙与瓷碗相碰,在嘈杂的饭堂里划出清亮的声响:"下周去省人民医院,我让司机提前去排队挂号。

    " 饭后散步经过柯达冲印店,橱窗里的4R照片整齐排列,全家福里的人物穿着当年流行的翻领衬衫。

     林小婉驻足凝视,玻璃上的倒影与现实重叠:"等孩子出生,去江边拍张照吧,就用你办公室那台佳能相机。

    " 春风拂过街头的梧桐树,新叶沙沙作响,远处的公用电话亭里,有人正把IC卡插入话机,塑料按键的"滴滴"声混着车流声传来。

     回到家时,蜂窝煤炉上的水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