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追查

关灯
    冒起热气。

    祁同伟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笼罩着泛黄的《刑事侦查学》,1998年的修订批注用蓝笔写在页边,字迹已有些模糊。

     林小婉端着搪瓷杯进来,杯口飘着几缕菊花:"张医生说戒烟糖含在舌下更有效。

    "她看着丈夫案头摊开的笔记本,上面用钢笔绘制着机械厂的平面图,红笔标注的通风管道像蛛网般延伸。

     深夜十点,手机的震动打破了夜的宁静。

    来电显示"王建军",背景音里传来老式对讲机的电流声:"祁厅,李建雄带着工具箱进了机械厂,门卫登记用的是蓝色钢笔。

    " 祁同伟起身时,警服上的铜纽扣擦过椅背上的皮带,发出轻微的刮擦声:"让一组从西侧的老门进入,注意厂房顶部的气窗——当年改建时留了检修通道。

    " 林小婉站在玄关处,看着丈夫系紧警用皮鞋的鞋带。

     系带款的皮鞋鞋头泛着哑光,鞋跟处的磨损痕迹比去年更深了些。

    "我煮了醒神茶在保温桶里,"她递过一个印着警徽图案的金属饭盒,"天亮前记得吃点东西。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门合上的瞬间,台灯的光透过纱窗在楼道投下晃动的影子。

    林小婉摸着小腹,厨房传来水壶的哨音。

     窗外的汉江城在夜色中静静流淌,街灯的光晕里,偶尔有晚归的自行车铃响过,带着那年特有的烟火气。

     药盒里的叶酸片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如同新的希望,在这个春末的夜晚,悄然埋下种子。

     GA厅的会议室里,祁同伟摊开机械厂的手绘平面图,红笔在"李建雄"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墙上的挂钟指向十一点,CRT显示器的蓝光映着他眉间的褶皱。

     "2004年的维修记录显示,他接触过所有案发现场的同款齿轮油。

    "他的手指敲了敲桌面,打印机吐出的机械厂员工领用表上,李建雄的签名清晰可见,"通知经侦,查他近半年的银行流水——尤其注意每月十五号的转账记录。

    " 技术骨干小李抱着新打印的资金流向表进来,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温热:"祁厅,信用社反馈,有笔资金转到了李建雄表妹的账户,她在沿海开了家五金店。

    " 祁同伟接过报表,目光落在"五金店"三个字上,突然想起赵大海住所发现的开锁工具——那些精密的金属部件,正是五金店常见的货品。

     实验室里,林小婉正在比对金色毛发的毛鳞片结构。

    显微镜下,染过的发梢呈现出独特的鳞片排列,她在笔记本上画下示意图,助手小周送来新的检测报告,打字机的油墨在"矿物油接触史"处晕开少许:"组长,比对了全省的技工档案,符合条件的不到三十人。

    " 凌晨时分,桑塔纳2000的车灯照亮了机械厂的老门。

     祁同伟坐在指挥车里,看着一组队员鱼贯而入,手电筒的光束在厂房内划出一道道银线。

     对讲机传来沙沙的声响:"祁厅,在仓库角落发现了和现场同款的润滑剂,旁边有新鲜的鞋印。

    " 他捏紧了手中的战术手电,光柱扫过厂区地图,最终落在废弃的通风管道上——那里,正有个黑影在月光下晃动。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汉江大桥时,祁同伟才回到家。

    林小婉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手指还勾着未织完的婴儿毛衣。

    他轻手轻脚地盖上毯子。

     厨房里,蜂窝煤炉的余温还在。

     祁同伟打开保温桶,里面的醒神茶早已凉透,但红枣的甜香依然浓郁。

     他抿了一口,看着窗外逐渐苏醒的城市,想起昨夜在机械厂发现的关键证据:李建雄工具箱底层的蓝色钢笔,笔帽上刻着"汉江机械制造厂1997届优秀员工"——与赵大海便签条上的墨迹,出自同一支笔。

     喜欢名义:祁同伟组织送媳妇啦请大家收藏:()名义:祁同伟组织送媳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