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关灯
小
中
大
他才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因为齐霁笑的时间太少,愁眉苦脸的时间太多。
如果他的努力能让齐霁感到开心,那他就愿意去做这件事。
他需要齐霁,齐霁也需要他,这才是最稳固的关系。
虽然周舟有用不完的小聪明,但小聪明太久不用也会变成不聪明,他前两年虚度了太多堂课,比起攻克难题,最重要的反而是打牢基础。
齐霁和他同时发现了这件事,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给人巩固基础。
结果显而易见,之后的月考和周测,周舟顺利从班级中游跻身到上游。
他从教周舟做题变成了和周舟一起做题,有时甚至还需要周舟来点通他的思路。
从“课后辅导”演变成竞争对手,齐霁非但没有被赶超的焦虑,还非常满意这样的局面。
齐霁清楚地感觉到,虽然周舟变得更好了,但自己依旧被需要着。
他很难不为这样的小事窃喜,周舟在这段友情里给足了他安全感和自信,现在的他已经不会因为周舟对他太好而发愁了。
周舟对他的依赖写在明面上,底气从心底冒出来,齐霁知道,他不会在这个人这里被丢下了。
中考的日子流逝得飞快,他和周舟如约顺利考上了十二中,和他们一起考上十二中的,还有陈放,是周舟以前的朋友里唯一考上的一个。
暑假里周舟拉着齐霁出门玩,在街上遇到陈放,先打招呼的人反而是齐霁----他之前去他们班里找周舟,有时周舟不在,都是陈放帮他转达消息的。
在齐霁的认知里,陈放是周舟那群朋友里看着最靠谱的一个,他就随意打了个招呼。
陈放悄悄打量着齐霁,离开学校之后,他好像比过去开朗许多,尽管大概率是只在周舟身边这样。
周舟和他准备去吃烧烤,正愁着买了三人套餐吃不完,显然,他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同时用眼神问对方要不要叫陈放一起来。
一对视就忍不住笑起来,然后转头邀请不明所以的陈放一起吃晚饭。
他们仨未来大概率还是同学,一个是自己的朋友,一个是给自己朋友灌迷魂汤的人,虽然这个场景在他看来有些诡异,但他更找不到拒绝的理由,顺理成章地跟上两人。
陈放本以为齐霁是不近人情的类型,却没想到说话意外幽默,对他的印象悄然改观。
一次偶遇算不得巧合,最巧合的是,开学初学校公布分班结果,齐霁,周舟,陈放三人被分到了一个班,排座位时陈放和齐霁还成了同桌。
陈放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周舟嘴边离不开的人,心情莫名有些激动。
都怪周舟整天大惊小怪的,害得他也一起被影响了。
齐霁和周舟之间很难说是谁影响谁,尤其是升上高中后,两个人给人的感觉更像了,都是外表看着难以接近,一旦熟悉起来又会倍感轻松的人。
有周舟这层关系,陈放和齐霁不到一个月就熟到了能一起嘲笑周舟的程度。
周舟一有空就跑到他们边上插科打诨,陈放见周舟跟有分离焦虑似的,开玩笑问自己要不要去找老师换位置,好把齐霁身边的空位留给他。
对方却摇头拒绝,理由是他坐在齐霁身边一定会说个不停,实在影响专注力。
齐霁支持地说对对对,笑着让周舟有多远滚多远。
虽然周舟的座位跟他相隔甚远,但只要转个身就能看见对方的脸,那就不算远。
在周舟给他打造的空间里,齐霁无比安心,有充足的安全感,连带着对周舟的朋友态度都温柔亲切许多。
陈放以前除了周舟,还有很多朋友,但那些朋友都随着时间和升学渐渐走散了,见面了只剩下简单的问候,再找不回以前随心所欲的感觉。
他早早地懂得了朋友是会越来越少的道理,能与周舟以及齐霁相识,都是独特的缘分,毕竟他在班级里说话最多的人就是他们。
没过多久,他就发现齐霁和周舟的关系很是奇怪---- 周舟很黏齐霁,一有空就要齐霁陪他做这做那的,而周舟从不跟别人用那种黏糊的口气说话;齐霁也奇怪得很,看似很嫌
如果他的努力能让齐霁感到开心,那他就愿意去做这件事。
他需要齐霁,齐霁也需要他,这才是最稳固的关系。
虽然周舟有用不完的小聪明,但小聪明太久不用也会变成不聪明,他前两年虚度了太多堂课,比起攻克难题,最重要的反而是打牢基础。
齐霁和他同时发现了这件事,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给人巩固基础。
结果显而易见,之后的月考和周测,周舟顺利从班级中游跻身到上游。
他从教周舟做题变成了和周舟一起做题,有时甚至还需要周舟来点通他的思路。
从“课后辅导”演变成竞争对手,齐霁非但没有被赶超的焦虑,还非常满意这样的局面。
齐霁清楚地感觉到,虽然周舟变得更好了,但自己依旧被需要着。
他很难不为这样的小事窃喜,周舟在这段友情里给足了他安全感和自信,现在的他已经不会因为周舟对他太好而发愁了。
周舟对他的依赖写在明面上,底气从心底冒出来,齐霁知道,他不会在这个人这里被丢下了。
中考的日子流逝得飞快,他和周舟如约顺利考上了十二中,和他们一起考上十二中的,还有陈放,是周舟以前的朋友里唯一考上的一个。
暑假里周舟拉着齐霁出门玩,在街上遇到陈放,先打招呼的人反而是齐霁----他之前去他们班里找周舟,有时周舟不在,都是陈放帮他转达消息的。
在齐霁的认知里,陈放是周舟那群朋友里看着最靠谱的一个,他就随意打了个招呼。
陈放悄悄打量着齐霁,离开学校之后,他好像比过去开朗许多,尽管大概率是只在周舟身边这样。
周舟和他准备去吃烧烤,正愁着买了三人套餐吃不完,显然,他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同时用眼神问对方要不要叫陈放一起来。
一对视就忍不住笑起来,然后转头邀请不明所以的陈放一起吃晚饭。
他们仨未来大概率还是同学,一个是自己的朋友,一个是给自己朋友灌迷魂汤的人,虽然这个场景在他看来有些诡异,但他更找不到拒绝的理由,顺理成章地跟上两人。
陈放本以为齐霁是不近人情的类型,却没想到说话意外幽默,对他的印象悄然改观。
一次偶遇算不得巧合,最巧合的是,开学初学校公布分班结果,齐霁,周舟,陈放三人被分到了一个班,排座位时陈放和齐霁还成了同桌。
陈放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周舟嘴边离不开的人,心情莫名有些激动。
都怪周舟整天大惊小怪的,害得他也一起被影响了。
齐霁和周舟之间很难说是谁影响谁,尤其是升上高中后,两个人给人的感觉更像了,都是外表看着难以接近,一旦熟悉起来又会倍感轻松的人。
有周舟这层关系,陈放和齐霁不到一个月就熟到了能一起嘲笑周舟的程度。
周舟一有空就跑到他们边上插科打诨,陈放见周舟跟有分离焦虑似的,开玩笑问自己要不要去找老师换位置,好把齐霁身边的空位留给他。
对方却摇头拒绝,理由是他坐在齐霁身边一定会说个不停,实在影响专注力。
齐霁支持地说对对对,笑着让周舟有多远滚多远。
虽然周舟的座位跟他相隔甚远,但只要转个身就能看见对方的脸,那就不算远。
在周舟给他打造的空间里,齐霁无比安心,有充足的安全感,连带着对周舟的朋友态度都温柔亲切许多。
陈放以前除了周舟,还有很多朋友,但那些朋友都随着时间和升学渐渐走散了,见面了只剩下简单的问候,再找不回以前随心所欲的感觉。
他早早地懂得了朋友是会越来越少的道理,能与周舟以及齐霁相识,都是独特的缘分,毕竟他在班级里说话最多的人就是他们。
没过多久,他就发现齐霁和周舟的关系很是奇怪---- 周舟很黏齐霁,一有空就要齐霁陪他做这做那的,而周舟从不跟别人用那种黏糊的口气说话;齐霁也奇怪得很,看似很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