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碱面馒头的沙漠革命
关灯
小
中
大
捧着剩下的馒头直叹气:"我以前咋就没想到?发面还能这么弄!"
"老周,"陈五拍他肩膀,"明天开始你当师傅,教大家做。
碱面我教阿月去熬,管够。
" "中!"老周咧嘴笑,刀疤跟着往上扯,"张郎,我老周服你!" 那天中午,商队的馒头香飘出二里地。
陈五蹲在骆驼旁啃第二块,突然听见沙丘后传来动静。
"有人!"阿月拽了拽他的袖子。
陈五眯眼望去,沙坡上歪歪扭扭走着几个人,破衣烂衫,脸上沾着血。
最前面的是个老头,背着个小娃娃,娃娃的脚腕上系着红绳,在风里晃荡。
"是难民,"康屠何摸出弯刀,"汉民,可能是从赫连夏逃出来的。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五站起来,把剩下的馒头揣进怀里。
他走过去,把馒头递给老头:"吃吧,管饱。
" 老头盯着馒头,喉结动了动,却没接:"官爷,我们没钱。
" "不要钱,"陈五蹲下来,"我也是汉人,老家在平城。
" 老头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馒头的褶子上:"平城...我儿子在平城当差,三年没信了..." 小娃娃哇地哭了,伸手抓馒头。
陈五把馒头掰碎喂她,沾着眼泪的馒头甜丝丝的。
"你们怎么到这儿的?"他问。
"夏军打过来,"老头抹了把脸,"烧了村子,抢了粮食。
我们跟着商队跑,商队嫌我们累赘,把我们扔了。
" 康屠何走过来,皱着眉头:"带他们走?商队的水只够三天。
" 陈五看了看难民——老弱病残共七人,最小的娃娃才两岁,最大的老太太咳得直抽。
他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鱼符,突然有了主意:"康队长,让他们给商队干活。
老头喂骆驼,老太太看伙房,小媳妇缝补帐篷。
娃娃...我来带。
" 康屠何的络腮胡抖了抖:"汉儿,你这是当善人?" "不是善人,"陈五指了指难民,"他们能干活,就是劳动力。
再说了,"他压低声音,"多几个人,遇到马贼时还能当帮手。
" 康屠何笑了:"汉儿,你算盘珠子崩我脸上了。
" 难民们跪下来磕头,额头撞在沙地上咚咚响。
陈五赶紧扶老头起来:"别磕了,再磕成沙饼了。
" 那天傍晚,商队多了七口人。
陈五给小娃娃取名"豆豆",因为她抓馒头时像只小仓鼠。
阿月用旧布给豆豆缝了个肚兜,绣着歪歪扭扭的花。
"张郎,"阿月抱着豆豆,"你说豆豆能活过沙漠吗?" "能,"陈五摸了摸豆豆的红绳脚腕,"有馒头吃,有热水喝,咋活不过?" 他没说的是,沙漠里的死亡率高得吓人,十支商队有三支走不出去。
但看着豆豆啃馒头的样子,他突然有了股子狠劲——就算拼了命,也要把这小不点儿带出沙海。
半夜,陈五起来巡夜。
月光像层霜,铺在骆驼背上。
他走到伙房旁,听见里面有动静。
"二当家的,"是老周的声音,"张郎把难民留下,会不会坏了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二当家康莫何的声音阴恻恻的,"那汉儿最近太跳,康屠何都听他的。
等出了沙漠...哼。
" 陈五的后背冒起冷汗。
康莫何是康屠何的堂弟,商队的二把手,平时总阴着张脸。
他早觉得这人心术不正,没想到这么快就露了马脚。
"老周,"康莫何又说,"明天你把碱面的方子给我,我去柔然卖。
汉儿的本事,得为我所用。
" 陈五攥紧了怀里的鱼符。
他突然明白,在这商队里,除了马贼和沙漠,还有更危险的东西——人心。
他轻手轻脚退开,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豆豆在帐篷里哭了,阿月哼起摇篮曲:"月儿弯,馒头软,豆豆睡在阿月怀..." 陈五摸了摸脸,发现自己在笑。
管他什么二当家,管他什么柔然,至少现在,他有了要守护的人——商队的杂役、阿月、豆豆,还有这些能吃上软馒头的难民。
他拍了拍腰间的鱼符,转身走向篝火。
火星子噼啪炸响,像极了现代生日时的烟花。
喜欢胡沙录请大家收藏:()胡沙录
碱面我教阿月去熬,管够。
" "中!"老周咧嘴笑,刀疤跟着往上扯,"张郎,我老周服你!" 那天中午,商队的馒头香飘出二里地。
陈五蹲在骆驼旁啃第二块,突然听见沙丘后传来动静。
"有人!"阿月拽了拽他的袖子。
陈五眯眼望去,沙坡上歪歪扭扭走着几个人,破衣烂衫,脸上沾着血。
最前面的是个老头,背着个小娃娃,娃娃的脚腕上系着红绳,在风里晃荡。
"是难民,"康屠何摸出弯刀,"汉民,可能是从赫连夏逃出来的。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五站起来,把剩下的馒头揣进怀里。
他走过去,把馒头递给老头:"吃吧,管饱。
" 老头盯着馒头,喉结动了动,却没接:"官爷,我们没钱。
" "不要钱,"陈五蹲下来,"我也是汉人,老家在平城。
" 老头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馒头的褶子上:"平城...我儿子在平城当差,三年没信了..." 小娃娃哇地哭了,伸手抓馒头。
陈五把馒头掰碎喂她,沾着眼泪的馒头甜丝丝的。
"你们怎么到这儿的?"他问。
"夏军打过来,"老头抹了把脸,"烧了村子,抢了粮食。
我们跟着商队跑,商队嫌我们累赘,把我们扔了。
" 康屠何走过来,皱着眉头:"带他们走?商队的水只够三天。
" 陈五看了看难民——老弱病残共七人,最小的娃娃才两岁,最大的老太太咳得直抽。
他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鱼符,突然有了主意:"康队长,让他们给商队干活。
老头喂骆驼,老太太看伙房,小媳妇缝补帐篷。
娃娃...我来带。
" 康屠何的络腮胡抖了抖:"汉儿,你这是当善人?" "不是善人,"陈五指了指难民,"他们能干活,就是劳动力。
再说了,"他压低声音,"多几个人,遇到马贼时还能当帮手。
" 康屠何笑了:"汉儿,你算盘珠子崩我脸上了。
" 难民们跪下来磕头,额头撞在沙地上咚咚响。
陈五赶紧扶老头起来:"别磕了,再磕成沙饼了。
" 那天傍晚,商队多了七口人。
陈五给小娃娃取名"豆豆",因为她抓馒头时像只小仓鼠。
阿月用旧布给豆豆缝了个肚兜,绣着歪歪扭扭的花。
"张郎,"阿月抱着豆豆,"你说豆豆能活过沙漠吗?" "能,"陈五摸了摸豆豆的红绳脚腕,"有馒头吃,有热水喝,咋活不过?" 他没说的是,沙漠里的死亡率高得吓人,十支商队有三支走不出去。
但看着豆豆啃馒头的样子,他突然有了股子狠劲——就算拼了命,也要把这小不点儿带出沙海。
半夜,陈五起来巡夜。
月光像层霜,铺在骆驼背上。
他走到伙房旁,听见里面有动静。
"二当家的,"是老周的声音,"张郎把难民留下,会不会坏了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二当家康莫何的声音阴恻恻的,"那汉儿最近太跳,康屠何都听他的。
等出了沙漠...哼。
" 陈五的后背冒起冷汗。
康莫何是康屠何的堂弟,商队的二把手,平时总阴着张脸。
他早觉得这人心术不正,没想到这么快就露了马脚。
"老周,"康莫何又说,"明天你把碱面的方子给我,我去柔然卖。
汉儿的本事,得为我所用。
" 陈五攥紧了怀里的鱼符。
他突然明白,在这商队里,除了马贼和沙漠,还有更危险的东西——人心。
他轻手轻脚退开,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豆豆在帐篷里哭了,阿月哼起摇篮曲:"月儿弯,馒头软,豆豆睡在阿月怀..." 陈五摸了摸脸,发现自己在笑。
管他什么二当家,管他什么柔然,至少现在,他有了要守护的人——商队的杂役、阿月、豆豆,还有这些能吃上软馒头的难民。
他拍了拍腰间的鱼符,转身走向篝火。
火星子噼啪炸响,像极了现代生日时的烟花。
喜欢胡沙录请大家收藏:()胡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