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枣林暗涌

关灯
    沙州的枣林泛着新绿时,陈五正蹲在田埂上,用指尖碾碎一片蜷曲的枣叶。

    叶背爬着米粒大的黑虫,壳上泛着金属光泽,他捏死三只,掌心还留着股刺鼻的腥气。

     "张郎,"阿月提着竹篮从地头过来,篮底铺着层新摘的苜蓿,"老周头说东头的枣树也这样,叶子卷得像狗尾巴。

    "她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虫壳,"这虫我没见过,往年沙州只有红蜘蛛,哪来的黑壳子?" 陈五的鱼符在腕间发烫。

    蛇纹不再是暖红,而是泛着暗褐,像被烟熏过的旧绸。

    他想起三天前的怪事——夜里听见枣林有沙沙声,打着火把去看,却只看见满地被啃秃的枣枝,连月光都被遮得朦胧。

     "去叫铁柱。

    "陈五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土,"再让康队长敲梆子,把种枣的乡亲都喊到枣林。

    " 王铁柱来得最快,铠甲上还沾着晨露:"中郎,东头的虫更多!我让士兵拿竹扫帚扫,扫完半亩地,竹扫帚都断了三根!"他蹲下身,用刀尖挑起只黑虫,"这虫邪性,刀背砸都不死,得用火烧!" 人群陆陆续续聚过来。

    老周头抹着汗:"我种了四十年枣,头回见这虫。

    张郎,是不是咱们动了地脉,触了啥忌讳?" "胡说!"康队长瞪他,"张郎镇沙的时候,地脉都护着咱们,能有啥忌讳?" 陈五没接话。

    他望着漫山遍野的枣林——这是沙州人用三年心血种起来的,每棵树都缠着红布,是百姓们用婚丧嫁娶的喜布裁的,图个"枣来福"的彩头。

    现在绿叶被啃得七零八落,红布上沾着黑虫的黏液,像血。

     "都别急。

    "阿月提高声音,"我和张郎去县城查药谱,看看这虫是啥来头。

    铁柱带士兵烧虫,老周头组织人用草木灰撒树根——虫怕碱,草木灰能防。

    " 县城的药铺在西市。

    陈五掀开门帘,药香混着霉味扑面而来。

    老药工眯眼瞧了瞧黑虫,惊得药秤都掉了:"这是'漠北铁背蝽'!专吃沙生植物,我在《沙虫志》上见过,说是只有漠北最北边的毒草甸子才有!" "怎么会跑到沙州?"阿月皱眉。

     "除非有人带过来。

    "老药工压低声音,"这虫怕冷,得用温箱养着。

    前儿有队商队进城,拉着几口红漆木箱,说是运香料,可我闻着有股子腥气——莫不是他们?" 陈五的鱼符突然灼烧。

    他想起三天前在城门口见过的商队:为首的白胡子老头,穿着锦缎马褂,身后跟着八个挑夫,扁担压得直颤。

    当时他没在意,现在想来,挑夫的鞋帮沾着漠北的红沙,和沙州的黄沙颜色不一样。

     "走!"陈五拽着阿月往外跑,"那商队住在北关的悦来栈!" 悦来栈的后院锁着。

    陈五用刀挑开铜锁,门一开,满屋子的腥气冲得人睁不开眼。

    阿月举着火把,照见墙根码着十口红漆木箱,箱缝里爬满黑虫,正顺着墙缝往外面钻。

     "狗日的!"陈五踹开一只箱子,里面铺着层湿草,草下全是虫茧,"乙浑的阴谋!" "张郎!"阿月指着墙角的包袱,"看这个!" 包袱里有封信,封口盖着玄铁印——是乙浑的私印。

    信上写着:"沙州枣林若毁,百姓必怨镇沙使。

    待民变起,本公自领大军'平乱',取陈五狗头如探囊。

    " 陈五的手在发抖。

    他想起婚礼那天,豆豆举着枣馍喊"甜",想起老周头说"等枣子熟了,给每个娃娃装一兜",现在这些虫,要把所有的甜都啃成渣。

     "报——"探马从门外冲进来,"北关的虫跑出来了!漫山遍野的,连城墙缝里都是!" 陈五冲出客栈,正撞见白胡子老头。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