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毒水蚀骨
关灯
小
中
大
甜州城的第六日寅时三刻,陈五被一阵尖锐的抓挠声惊醒。
他裹着破棉絮从草垛里坐起,就着月光看见墙根蜷着个浑身抽搐的男人——是昨日还在城墙上搬砖的屠户老周。
此刻老周的指甲深深抠进青砖缝,指节渗着血,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呜咽,嘴角的白沫沾在粗布短打上,像团化不开的雪。
"水...我要水..."老周突然暴起,撞翻了墙角的陶瓮。
陈五扑过去按住他,却被他一口咬在手腕上,腥甜的血立刻漫进嘴里。
老周的眼睛红得发亮,瞳孔缩成针尖大,哪还有半分平日杀牛宰羊的利落。
"陈将军!"阿月的声音带着哭腔从门外传来。
陈五抬头,见她扶着门框,怀里的弃婴正吐着黄绿色的黏液,衣襟前洇着大片湿痕——是孩子吐的毒水。
她脚腕的伤肿得像发面馒头,却仍咬着牙:"西巷又倒了三个,王婶家的小孙子...没气了。
" 陈五的太阳穴突突跳。
他扯下衣襟缠住手腕,血珠顺着指缝往下滴,在青石板上砸出暗红的点。
昨夜他带着毒刺查遍甜州所有水源:霜河的水泛着诡异的靛蓝,井里漂着翻白的鱼,冰窖的雪堆里掺着碾碎的狼毒草叶——寒狼部的毒,早顺着甜州人的喉咙,渗进了骨头里。
"老大夫呢?"他问。
"在西巷。
"阿月的声音发颤,"他说狼毒草的毒无药可解,只能用雪水催吐...可冰窖的雪被撒了毒,霜河的水也..." 陈五的银镯子突然烫得灼手。
这是他和阿月的暗号——七年前他们在冰谷里捡的银矿,熔成两只镯子,一只他戴,一只阿月戴,遇热即示警。
他跟着阿月往医馆跑,刚转过街角,就听见老大夫的叹息:"这是要绝甜州的根啊。
" 医馆里挤得像捅了马蜂窝。
草席上躺着二十多个中毒的百姓,有咬碎了舌头的,有抓烂了脸的,还有个小媳妇抱着断气的孩子,把脸埋在孩子冰凉的胸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老大夫的药柜被翻得底朝天,药杵滚在地上,石臼里还剩半块没捣完的狼毒草叶——有人故意把解药的药材换成了毒草。
"内鬼!"毒刺的三棱刺"当"地扎在柜门上,"连药柜都被动了手脚!" 陈五的后颈炸开冷汗。
他想起昨夜守药柜的是铁柱的亲卫小六子。
小六子今年刚满十八,总说要"像铁柱哥那样护着甜州"。
他冲出门,在医馆后的柴房里找到了小六子——小六子的脖子上勒着根麻绳,手里攥着半块狼头铜扣,和之前抓住的账房先生、老张头的一模一样。
"是左贤王的'狼影索'。
"毒刺蹲下来,用刀尖挑起麻绳,"绳上浸了麻药,人醒不过来就被勒死了。
" 陈五闭了闭眼。
他想起小六子第一次跟他守城时,举着半块烤红薯说:"陈将军,等打完仗,我请你吃甜州最大的烤红薯。
"现在红薯没了,小六子的身子还暖着,却再也说不出话了。
"敲梆子!"陈五吼,"所有能走动的,到城中央集合!" 梆子声"咚咚"响遍甜州。
百姓们扶着墙往广场挪,有的拄着拐,有的互相搀扶,眼里是绝望的红。
老茶商的枣饼车早被踩成了泥,他蹲在车边,捡着沾了血的枣饼渣往嘴里塞;老匠头的窑灰撒了一地,他正用陶片刮着墙根的薄冰,想给中毒的孙子喂点水。
陈五站上半截断墙,铁柱的刀在他腰间晃着,刀鞘上的血渍已经发黑。
他望着底下的百姓,喉咙像塞了块烧红的炭:"寒狼部往咱们的水里下毒,往药里下毒,连冰窖的雪都没放过!他们想让咱们渴死、疯死、互相撕咬死!" 人群里响起抽噎声。
有个妇人突然扑过来,拽着他的裤脚哭:"我家男人快疯了!他要杀我闺女!陈将军,求你...求你杀了他吧!" 陈五蹲下来,摸了摸她脸上的伤——是指甲抓的,还在渗血。
他想起铁柱说过,甜州的男人该护着老婆孩子,不该举着刀往亲人身上砍。
"我不杀甜州人。
"他说,"咱们自己救自己!" 人群安静了。
陈五从怀里掏出甜灯——灯身裂得能看见里面的枣泥,早没了火,可余温还在。
他把灯举过头顶:"甜灯是甜州的土烧的,灯芯是甜州人的头发搓的!只要甜州的土还在,甜州人还在,咱们就能熬过去!" 阿月扶着墙站起来,怀里的弃婴突然不哭了,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她。
她摸出鱼符,鱼符上的"甜州同心"四个字在月光下泛着淡光:"东城地窖有半坛蜂蜜,能给中毒的人润喉;西城菜窖有腌菜,腌菜汤能催吐;老匠头的窑厂有陶土,能捏成碗装雪水——甜州的东西,咱们自己用!" 人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老茶商举着半块枣饼喊:"我家还有半袋米糠!"小栓子晃了晃怀里的铁盒:"我藏了二十粒盐!"烧窑的老匠头拍了拍胸脯:"窑厂有十车陶土,能捏成碗,装雪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五望着这些人,眼泪砸在断墙上。
他想起七年前,他和阿月在城门口贴甜盟告示,百姓们挤着看,有人说"咱们自己的甜州",有人说"一砖一瓦,一人一心"。
现在砖碎了,心裂了,可这些人还攥着最后半块饼、最后一粒盐,像攥着甜州的命。
"分任务!"他吼,"老茶商带妇女熬米糠粥,小栓子管盐,老匠头带娃娃捏陶碗,毒刺带狼旗兵守水源——谁再敢动甜州的东西,铁柱的刀不认人!" 人群哄地散开。
陈五刚要跟阿月去地窖取蜂蜜,就听见北城传来喊杀声。
他抄起刀冲过去,就见二十多个狼旗兵正围着个穿狐皮大氅的男人,男人怀里抱着个檀木匣,匣里掉出半块狼头金扣。
"他要出城!"小栓子举着铁盒砸过去,"匣子里有寒狼部的密信!" 陈五拽住男人的衣领。
男人五十来岁,是甜州商会的大掌柜赵伯,平时见人就笑,现在脸白得像纸:"我...我就是想给孙女换条命...左贤王说,只要我送甜州的布防图,就给我解药!" 陈五的刀抵住他喉咙:"布防图在哪?" 赵伯抖得像筛糠:"在...在寒狼部营寨的左贤王手里!他说...说只要甜州投降,就给解药!" 人群里爆发出骂声。
有个老头冲上来,用拐棍敲赵伯的腿:"你孙子喝的米是甜州人种的,穿的布是甜州人织的!你倒好,卖甜州换解药!" 陈五松开手。
赵伯瘫在地上,哭着往阿月脚边爬:"阿月姑娘,我错了!我就是鬼迷心窍...看在我给甜州捐了十年学堂的份上,饶了
他裹着破棉絮从草垛里坐起,就着月光看见墙根蜷着个浑身抽搐的男人——是昨日还在城墙上搬砖的屠户老周。
此刻老周的指甲深深抠进青砖缝,指节渗着血,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呜咽,嘴角的白沫沾在粗布短打上,像团化不开的雪。
"水...我要水..."老周突然暴起,撞翻了墙角的陶瓮。
陈五扑过去按住他,却被他一口咬在手腕上,腥甜的血立刻漫进嘴里。
老周的眼睛红得发亮,瞳孔缩成针尖大,哪还有半分平日杀牛宰羊的利落。
"陈将军!"阿月的声音带着哭腔从门外传来。
陈五抬头,见她扶着门框,怀里的弃婴正吐着黄绿色的黏液,衣襟前洇着大片湿痕——是孩子吐的毒水。
她脚腕的伤肿得像发面馒头,却仍咬着牙:"西巷又倒了三个,王婶家的小孙子...没气了。
" 陈五的太阳穴突突跳。
他扯下衣襟缠住手腕,血珠顺着指缝往下滴,在青石板上砸出暗红的点。
昨夜他带着毒刺查遍甜州所有水源:霜河的水泛着诡异的靛蓝,井里漂着翻白的鱼,冰窖的雪堆里掺着碾碎的狼毒草叶——寒狼部的毒,早顺着甜州人的喉咙,渗进了骨头里。
"老大夫呢?"他问。
"在西巷。
"阿月的声音发颤,"他说狼毒草的毒无药可解,只能用雪水催吐...可冰窖的雪被撒了毒,霜河的水也..." 陈五的银镯子突然烫得灼手。
这是他和阿月的暗号——七年前他们在冰谷里捡的银矿,熔成两只镯子,一只他戴,一只阿月戴,遇热即示警。
他跟着阿月往医馆跑,刚转过街角,就听见老大夫的叹息:"这是要绝甜州的根啊。
" 医馆里挤得像捅了马蜂窝。
草席上躺着二十多个中毒的百姓,有咬碎了舌头的,有抓烂了脸的,还有个小媳妇抱着断气的孩子,把脸埋在孩子冰凉的胸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老大夫的药柜被翻得底朝天,药杵滚在地上,石臼里还剩半块没捣完的狼毒草叶——有人故意把解药的药材换成了毒草。
"内鬼!"毒刺的三棱刺"当"地扎在柜门上,"连药柜都被动了手脚!" 陈五的后颈炸开冷汗。
他想起昨夜守药柜的是铁柱的亲卫小六子。
小六子今年刚满十八,总说要"像铁柱哥那样护着甜州"。
他冲出门,在医馆后的柴房里找到了小六子——小六子的脖子上勒着根麻绳,手里攥着半块狼头铜扣,和之前抓住的账房先生、老张头的一模一样。
"是左贤王的'狼影索'。
"毒刺蹲下来,用刀尖挑起麻绳,"绳上浸了麻药,人醒不过来就被勒死了。
" 陈五闭了闭眼。
他想起小六子第一次跟他守城时,举着半块烤红薯说:"陈将军,等打完仗,我请你吃甜州最大的烤红薯。
"现在红薯没了,小六子的身子还暖着,却再也说不出话了。
"敲梆子!"陈五吼,"所有能走动的,到城中央集合!" 梆子声"咚咚"响遍甜州。
百姓们扶着墙往广场挪,有的拄着拐,有的互相搀扶,眼里是绝望的红。
老茶商的枣饼车早被踩成了泥,他蹲在车边,捡着沾了血的枣饼渣往嘴里塞;老匠头的窑灰撒了一地,他正用陶片刮着墙根的薄冰,想给中毒的孙子喂点水。
陈五站上半截断墙,铁柱的刀在他腰间晃着,刀鞘上的血渍已经发黑。
他望着底下的百姓,喉咙像塞了块烧红的炭:"寒狼部往咱们的水里下毒,往药里下毒,连冰窖的雪都没放过!他们想让咱们渴死、疯死、互相撕咬死!" 人群里响起抽噎声。
有个妇人突然扑过来,拽着他的裤脚哭:"我家男人快疯了!他要杀我闺女!陈将军,求你...求你杀了他吧!" 陈五蹲下来,摸了摸她脸上的伤——是指甲抓的,还在渗血。
他想起铁柱说过,甜州的男人该护着老婆孩子,不该举着刀往亲人身上砍。
"我不杀甜州人。
"他说,"咱们自己救自己!" 人群安静了。
陈五从怀里掏出甜灯——灯身裂得能看见里面的枣泥,早没了火,可余温还在。
他把灯举过头顶:"甜灯是甜州的土烧的,灯芯是甜州人的头发搓的!只要甜州的土还在,甜州人还在,咱们就能熬过去!" 阿月扶着墙站起来,怀里的弃婴突然不哭了,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她。
她摸出鱼符,鱼符上的"甜州同心"四个字在月光下泛着淡光:"东城地窖有半坛蜂蜜,能给中毒的人润喉;西城菜窖有腌菜,腌菜汤能催吐;老匠头的窑厂有陶土,能捏成碗装雪水——甜州的东西,咱们自己用!" 人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老茶商举着半块枣饼喊:"我家还有半袋米糠!"小栓子晃了晃怀里的铁盒:"我藏了二十粒盐!"烧窑的老匠头拍了拍胸脯:"窑厂有十车陶土,能捏成碗,装雪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五望着这些人,眼泪砸在断墙上。
他想起七年前,他和阿月在城门口贴甜盟告示,百姓们挤着看,有人说"咱们自己的甜州",有人说"一砖一瓦,一人一心"。
现在砖碎了,心裂了,可这些人还攥着最后半块饼、最后一粒盐,像攥着甜州的命。
"分任务!"他吼,"老茶商带妇女熬米糠粥,小栓子管盐,老匠头带娃娃捏陶碗,毒刺带狼旗兵守水源——谁再敢动甜州的东西,铁柱的刀不认人!" 人群哄地散开。
陈五刚要跟阿月去地窖取蜂蜜,就听见北城传来喊杀声。
他抄起刀冲过去,就见二十多个狼旗兵正围着个穿狐皮大氅的男人,男人怀里抱着个檀木匣,匣里掉出半块狼头金扣。
"他要出城!"小栓子举着铁盒砸过去,"匣子里有寒狼部的密信!" 陈五拽住男人的衣领。
男人五十来岁,是甜州商会的大掌柜赵伯,平时见人就笑,现在脸白得像纸:"我...我就是想给孙女换条命...左贤王说,只要我送甜州的布防图,就给我解药!" 陈五的刀抵住他喉咙:"布防图在哪?" 赵伯抖得像筛糠:"在...在寒狼部营寨的左贤王手里!他说...说只要甜州投降,就给解药!" 人群里爆发出骂声。
有个老头冲上来,用拐棍敲赵伯的腿:"你孙子喝的米是甜州人种的,穿的布是甜州人织的!你倒好,卖甜州换解药!" 陈五松开手。
赵伯瘫在地上,哭着往阿月脚边爬:"阿月姑娘,我错了!我就是鬼迷心窍...看在我给甜州捐了十年学堂的份上,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