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过目不忘的新应用(上)

关灯
    钱多多怨毒的威胁如同跗骨之蛆,在李明心头盘桓了数日。

    松鹤斋的气氛也因那场风波而变得格外沉闷,夫子周汝清越发沉默寡言,偶尔投向李明的目光却比以往更深沉复杂,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审视。

     同窗们私下议论纷纷,有钦佩李明风骨的,也有暗中同情钱多多并揣测其报复手段的。

    李明将这些杂音压在心底,只是将书案上的《论语》翻得更勤,笔下的馆阁体也越发端正沉稳,仿佛要用这方寸之间的墨痕,筑起一道抵御外界风雨的堤坝。

     然而,心境终究是不同了。

     那场关乎道德底线的挣扎与坚守,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息。

    它让李明真切地感受到,在这方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地里,“德”之一字,其重千钧,其险万端。

    仅仅依靠过目不忘的记忆,如同只拥有华丽剑鞘而无锋刃,远不足以在这条荆棘丛生的路上披荆斩棘。

    他需要更多,需要理解这世界的运转规则,需要洞察人心幽微,需要拥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

     这念头在他随父亲李承宗进入县衙二堂时,变得尤为强烈。

     这天并非休沐日,父亲却破例允了他旁听。

    起因是一桩不大不小的田产纠纷。

    原告是个衣衫褴褛的老农,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指向堂下衣着光鲜、神情倨傲的被告——邻村一个颇有些田产的富户管家。

    老农口齿不清地控诉对方趁着去年水灾,他举家外出投亲之际,强行挪移了田界石碑,侵占了他赖以活命的两亩薄田。

    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边缘磨损得厉害的地契,双手高举过头,涕泪横流:“青天大老爷!求您做主啊!那是小老儿祖上传下来的命根子啊!” 那富户管家却一脸不屑,鼻孔朝天:“李大人明鉴!此乃刁民诬告!他家田地本就贫瘠,又遭了灾,颗粒无收,如今看我家老爷田里收成尚可,便起了讹诈之心!那地契,哼,谁知道是真是假?年头久了,模糊不清也是有的!” 李承宗端坐堂上,面沉似水,并未理会管家的狡辩。

    他示意衙役将老农的地契呈上,仔细端详。

    那纸确已泛黄发脆,墨迹多有洇散,边界描述也因年深日久显得模糊不清。

     “张福,”李承宗看向那管家,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言称对方诬告,可有凭据?你家田地边界,可有官册存档为证?” 管家张福微微一滞,随即梗着脖子道:“回大人,官册自然有!只是…只是年头久远,且去年水患,县衙文书房也遭了水浸,有些卷宗…怕是不甚清晰了。

    但小人所言句句属实!这老儿分明是穷疯了,来讹诈我家老爷!” 老农闻言,急得连连磕头,额头撞在冰冷的青石板上砰砰作响:“大人!大人!小老儿冤枉啊!地契虽旧,可那界碑的位置,小老儿记得清清楚楚!就在河边那棵歪脖子柳树向东三十步,有块半埋土里的青石!往年收成好时,小老儿还在那石头上歇过脚!请大人派人去查,一查便知啊!” “歪脖子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