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童生试·县试(三)
关灯
小
中
大
一股陈年累积的、难以言喻的馊腐气味从角落散发出来。
这,就是他要待上整整一天的地方!狭小,压抑,冰冷,污秽。
与大哥描述的严酷,分毫不差!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那污浊的空气,再缓缓吐出。
将考篮放在脚边,取出笔墨砚台水盂,一一在狭窄的木板上摆好。
动作缓慢而稳定。
指尖的微凉触碰到冰冷的砚台边缘,反而让他因搜检而躁动的心绪一点点沉淀下来。
大哥的话,父亲的叮嘱,在脑海中回响:定心凝神,不骄不躁。
时间在死寂般的等待中流逝。
天色由灰白转为清冷的浅蓝,贡院内的人声却愈发沉寂,只剩下压抑的呼吸和偶尔几声控制不住的咳嗽。
终于,一阵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铁链拖地的“哗啦”声。
“肃静!主考大人到!发题!” 李明的心猛地一悬,随即又被他强行按下。
他挺直背脊,目光平静地望向甬道前方。
只见一位身着绯红官袍、面容清癯、神色肃然的中年官员(县学教谕),在一众胥吏衙役的簇拥下,缓步走来。
他身后,两名身材魁梧的衙役抬着一个沉重的、包着铁皮的大木箱,箱盖紧锁。
另一名书吏捧着厚厚一摞素白考卷。
队伍在李明所在的“黄”字号区域停下。
主考官员目光如电,缓缓扫视过甬道两侧一个个如同囚笼般的号舍,以及号舍中一张张或紧张、或茫然、或强自镇定的年轻面孔。
“皇恩浩荡,开科取士!尔等生员,当恪守场规,尽展所学!若有舞弊行奸者,严惩不贷!”主考的声音洪亮威严,在寂静的贡院中回荡,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他亲自上前,用一把沉重的黄铜钥匙打开了铁箱上的大锁。
箱盖掀开,露出里面一叠叠封存完好的题纸。
“发卷!” 书吏立刻上前,按照号舍顺序,将题纸和素白的答卷纸逐一发放到每个考生手中。
李明双手接过那叠微凉的纸张,指尖甚至能感受到纸张特有的韧劲。
他恭敬地将其放在面前狭窄的木板上,手指微微有些颤抖,但深吸一口气后,迅速将其抚平。
目光落在第一页的考题上。
**第一场:帖经墨义** **一、帖经:默写《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全文。
** **二、墨义:试释《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之要义。
** **三、试帖诗:以‘春水’为题,五言六韵一首。
** 看到题目的瞬间,一股奇异的暖流涌过李明的心头。
没有生僻,没有刁钻!帖经是开蒙必背的《学而》篇!墨义题正是他前夜还在父亲那本无名氏私注上反复揣摩、与大哥深入探讨过的核心义理!连那试帖诗的题目“春水”,也带着一丝江南早春的温润气息,并不晦涩! 天助我也!不,是无数个日夜的苦读,是父亲大哥的点拨,是那场模拟考惨败后痛定思痛的沉淀,终于在此刻化作了最踏实的底气!
这,就是他要待上整整一天的地方!狭小,压抑,冰冷,污秽。
与大哥描述的严酷,分毫不差!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那污浊的空气,再缓缓吐出。
将考篮放在脚边,取出笔墨砚台水盂,一一在狭窄的木板上摆好。
动作缓慢而稳定。
指尖的微凉触碰到冰冷的砚台边缘,反而让他因搜检而躁动的心绪一点点沉淀下来。
大哥的话,父亲的叮嘱,在脑海中回响:定心凝神,不骄不躁。
时间在死寂般的等待中流逝。
天色由灰白转为清冷的浅蓝,贡院内的人声却愈发沉寂,只剩下压抑的呼吸和偶尔几声控制不住的咳嗽。
终于,一阵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铁链拖地的“哗啦”声。
“肃静!主考大人到!发题!” 李明的心猛地一悬,随即又被他强行按下。
他挺直背脊,目光平静地望向甬道前方。
只见一位身着绯红官袍、面容清癯、神色肃然的中年官员(县学教谕),在一众胥吏衙役的簇拥下,缓步走来。
他身后,两名身材魁梧的衙役抬着一个沉重的、包着铁皮的大木箱,箱盖紧锁。
另一名书吏捧着厚厚一摞素白考卷。
队伍在李明所在的“黄”字号区域停下。
主考官员目光如电,缓缓扫视过甬道两侧一个个如同囚笼般的号舍,以及号舍中一张张或紧张、或茫然、或强自镇定的年轻面孔。
“皇恩浩荡,开科取士!尔等生员,当恪守场规,尽展所学!若有舞弊行奸者,严惩不贷!”主考的声音洪亮威严,在寂静的贡院中回荡,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他亲自上前,用一把沉重的黄铜钥匙打开了铁箱上的大锁。
箱盖掀开,露出里面一叠叠封存完好的题纸。
“发卷!” 书吏立刻上前,按照号舍顺序,将题纸和素白的答卷纸逐一发放到每个考生手中。
李明双手接过那叠微凉的纸张,指尖甚至能感受到纸张特有的韧劲。
他恭敬地将其放在面前狭窄的木板上,手指微微有些颤抖,但深吸一口气后,迅速将其抚平。
目光落在第一页的考题上。
**第一场:帖经墨义** **一、帖经:默写《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全文。
** **二、墨义:试释《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之要义。
** **三、试帖诗:以‘春水’为题,五言六韵一首。
** 看到题目的瞬间,一股奇异的暖流涌过李明的心头。
没有生僻,没有刁钻!帖经是开蒙必背的《学而》篇!墨义题正是他前夜还在父亲那本无名氏私注上反复揣摩、与大哥深入探讨过的核心义理!连那试帖诗的题目“春水”,也带着一丝江南早春的温润气息,并不晦涩! 天助我也!不,是无数个日夜的苦读,是父亲大哥的点拨,是那场模拟考惨败后痛定思痛的沉淀,终于在此刻化作了最踏实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