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用人不当民遭殃

关灯
    从古至今,自然灾害都是人类发展的大障碍。

    自然灾害能毁坏农田,使庄稼颗粒不收,冲毁房屋,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为活命只能四处讨荒要饭过活。

    只要是一个爱民的君主,都会花大力气,抗洪救灾兴修水利,救民于水火。

    帝尧时代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民不聊生。

    帝尧想找一个懂得水利的大臣,去治理水患。

    四方诸侯与大臣都推荐一个人叫鲧,说这个人懂得治水。

     帝尧说:鲧这个人我了解,他做事不靠谱,办事不动脑,净干些损毁家族名誉的事,这个人不可用。

     四方诸侯说:我们也知道鲧不是最好的人选,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现在是找不到比鲧更合适的人选,不如叫他先试着干,干好了更好,干不好再换人。

     鲧是谁?为什么四方诸侯与大臣都不遗余力的推荐他?原来鲧是有来历的人,他的父亲是帝颛顼。

    因他自己无德无才,没能继承天子之位,只能做个臣子,混迹于朝堂之上。

    这么多诸侯大臣推荐鲧去治水,是想给他一次发展的机会。

    帝尧听从了四方诸侯及大臣的建议,起用鲧治理洪水,以解百姓之危。

     鲧带领人民去治理洪水,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得当,治理洪水已经九年了,一点效果都没有,洪水依旧泛滥不停,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鲧领导的治水工程,成了劳民伤财的烂尾工程。

    百姓怨声载道,帝尧也后悔,当初明知道鲧做事情不成,还把这么重要的事让他去做。

    现在终于捅出大篓子,治理洪水九年,竟然一点效果都没有,这九年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无法向国人交待。

     帝尧本想去治理洪水现场去巡视,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把洪水治理好。

    但帝尧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跋涉的颠簸,好在四方诸侯举荐舜,帝尧便令舜代理天子巡视四方。

    舜的车仗一路西行,先巡视鲧所领导的治理洪水工程。

    洪水一到水位急速上涨,两岸堤坝被冲毁,洪水越过堤坝,毁房毁地民遭殃。

    鲧的治理方法便是把冲毁的堤坝再垒起来,再一场雨又冲毁。

    就这样九年冲毁了垒起,垒起来再冲毁。

    没有一点成效。

    白白的浪费了国家资源,舜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