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关灯
    要用实木板,耐磨,横向要长,纵向要宽,收稻子的时候用,一推就能将稻谷推成堆。

    ” 这个工具乔老往日也隐约听过,一下便领会了她的意思。

     沈筝本以为要等到明日才拿得到,谁料乔老笑眯眯地说:“二位大人歇会儿,一个时辰。

    ” 她有些惊讶,问道:“您一个时辰便做得出来?” 乔老点点头,给他们指了指院子里,“木材和竹子都有现成的,又不是多难的工具,刨好对准了便成。

    ” 沈筝露出佩服的神情,赞道:“还是您老厉害,手太巧了。

    ” 余正青瞥了她一眼,明明是个官,夸起下面的人来毫不吝啬,丝毫没有威严可言。

     他沉思片刻,认为这套御下之术能学。

     不吝啬赞美,将下属都夸得飘飘然,这样他们干起活来才够卖力。

     沈筝也在偷偷打量着身旁的余正青,见他还没有要走的意思,心中犯了嘀咕。

     第176章稻种售卖给各地官府的隐藏作用 莫不是要在同安县守着她筛完稻种? 心思各异的两人默契地在凉亭中坐下,相顾无言。

     沈筝用手给自已扇着风,正想找点话头来给余正青说,他便先开了口。

     “本官回来的路上就在想,你那稻种,低价卖给各地官府,还有一个作用,你可想到?” 沈筝闻言眉头轻蹙,低头沉思。

     余正青这个问题问得有些突然,若他随便提一嘴,让她自已想的话,说不准她啥时候灵光一现,就能想通其中的利害关系。

     但他现在突地一提,让沈筝有了被老师提问的感觉,反而脑子发了昏。

     她又想到之前读书的时候,不少同学就是这样,这也是人的本能。

     她讪笑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开口道:“下官愚钝,还望大人解惑。

    ” 余正青也不恼,一时间想不明白也是正常,毕竟每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这件事他比沈筝先想到,不代表他一定比沈筝睿智。

     人与人之间,互为师者,才是共同进步的根本。

     他也不多说,只是点了一句:“待到明年春种,看各地官府稻种下地的分布情况。

    ” 沈筝闻言双眼一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余正青见她明白了自已的意思,赞许地点了点头。

     聪明人之间说话就是这样,点到即止,不必刻意卖弄,不必有太多废话,话说多了双方都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