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关灯
小
中
大
我都会让李宫丞告诉我,写在上书之中,让陛下、让领兵驻守边关的将军们、让所有齐国人、让后世你们的子孙,都能看到你们做出的贡献!”
还在激动的众人脸上的笑都停住了,他们茫然地望向薛瑜,像是瞬间失去了发声的能力,刚刚还吵闹着的场地中静下来,过了整整一刻钟,才有人颤着声音问道,“真、真的?”
他们恍惚间想起,公田那边之前传过来的曲辕犁的消息。
轻便、省力、干活灵巧,还只需一头牛。
冬天哪家的日子都不容易过,他们手里留了钱,准备到开春播种前再去几人合买一架曲辕犁。
如今想想说起曲辕犁的话,它好像就是三皇子派人走访了各处后,总结改造后的农具。
之前他们还羡慕过,怎么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做活,别人就能冒出好点子?不仅得了赏,还留了名,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
如今听着三殿下的话,脑中朦朦胧胧生出一个念头:原来,我们也可以的吗? 薛瑜看着众人开始思考,先肯定地点了头,继续道,“耕种放牧,你们比我懂得多,要是之后出一本书,专门讲如何种地如何养牲口,还得靠你们这么多年的经验啊。
” “出出出书?!”听着的众人已经不是震惊了,几乎要怀疑这位殿下在开玩笑。
但放眼望过去,少年的神色是出乎意料的正经。
她的神色告诉他们,她是真的觉得,种地也是一门值得尊重的技术。
薛瑜见人们大多开始恍惚,鼓励尝试和总结经验也不急于一时,见好就收最后鼓励了几句,就让李麦带路离开。
以鸣水县令江乐山和行宫宫丞李麦两人对公田和行宫内屯田两拨人的介绍看,除了本地人外,人口来源可谓天南海北,哪里都有,四处的习惯和窍门各不相同,在农学这种需要经验积累引发技术突破的科目上,适当的打破陈规交流经验,会加快变化的产生。
到过年前,她在行宫还能待很久,正好能带着内外两拨人开始良性竞争。
嗯,交流问答会可以准备起来,顺便带动工匠这边一起也不错。
默默在日程表上又记了一笔,从李麦那里拿到了基础的稿子内容,薛瑜刚回到熟悉的别苑,就见兵械坊的学徒捧着两卷纸站在门前愁眉苦脸,她拍了拍脑袋。
见鬼,忽悠得太上头,怎么刚到就揽了两个活? 发言一时爽,撰稿火葬场。
薛瑜接过侍卫帮忙拿着的稿件,左右手颠了颠,两个都不轻。
她瞥了陈关一眼,“趁还没关门,要出去接头就去吧,卫河一个人守着也顾得过来。
” 留在鸣水监视的侍卫也该调回来换人了,之前对接的是王守,如今陈关得亲自过去一趟才行。
陈关应了一声,“臣瞧着有两个好苗子,等臣回来,这两天带着让殿下看看。
” “嗯,你来安排就是。
” 正房里,流珠全身绷紧整理箱笼,坐在对面的方锦湖支着头,一派懒散姿态,口中却不停应着,“明白了,流珠阿姊教训得是。
” 薛瑜踏进门内,眼皮跳了跳,将手上的手稿抛了过去,翻出两本誊抄之前的修路企划稿件,“我说大概意思,你参考之前的风格来写,不会做不到吧?” “殿下有命,奴自无敢不从。
” 薛瑜在旁边继续修改弩机瞄准镜的设计,耳畔沙沙声不绝,她偏头看着一列列字在方锦湖手下成型,难得地感觉到了几分静谧。
谋士做得怎么样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文书工作及格,就不算太亏。
“喝完药感觉怎么样?”薛瑜停了笔,慢吞吞关心一下员工身体健康,反正就算他回答感觉不好,她也没办法请秦思来行宫诊治,只是客套性关心罢了。
作为主要负责皇帝健康的医令能时不时在京中给她帮忙已经是靠着情分,听跟来行宫的另一位医正说,秦思闭关研究还没出来,就算她去请人,怕是也请不出来。
万一被她耽误搞得秦思研究受阻,头痛病控制不住让皇帝继续受罪,只站在跟老板相处了这么久的好员工角度,她的良心也会痛的。
方锦湖没有停笔,手下一列列字像是不需要思考,流泻而出,“睡了两日,就被殿下带出了京城,除了睡得久了些,没什么不同。
” 乍听陈述事实,仔细一品却是埋着暧昧的埋怨,好在八卦头子陈关没在。
“可能是药力的问题。
下次再发作,翻倍煮了试试看。
”给薛玥的药考虑到年纪和还在发作初期,秦思说是减弱药效使用的,薛瑜给方锦湖提出的治疗方案大概任何一个赤脚大夫都能说出来,十足十的不靠谱。
但方锦湖点了下头,“那就下次。
”
轻便、省力、干活灵巧,还只需一头牛。
冬天哪家的日子都不容易过,他们手里留了钱,准备到开春播种前再去几人合买一架曲辕犁。
如今想想说起曲辕犁的话,它好像就是三皇子派人走访了各处后,总结改造后的农具。
之前他们还羡慕过,怎么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做活,别人就能冒出好点子?不仅得了赏,还留了名,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
如今听着三殿下的话,脑中朦朦胧胧生出一个念头:原来,我们也可以的吗? 薛瑜看着众人开始思考,先肯定地点了头,继续道,“耕种放牧,你们比我懂得多,要是之后出一本书,专门讲如何种地如何养牲口,还得靠你们这么多年的经验啊。
” “出出出书?!”听着的众人已经不是震惊了,几乎要怀疑这位殿下在开玩笑。
但放眼望过去,少年的神色是出乎意料的正经。
她的神色告诉他们,她是真的觉得,种地也是一门值得尊重的技术。
薛瑜见人们大多开始恍惚,鼓励尝试和总结经验也不急于一时,见好就收最后鼓励了几句,就让李麦带路离开。
以鸣水县令江乐山和行宫宫丞李麦两人对公田和行宫内屯田两拨人的介绍看,除了本地人外,人口来源可谓天南海北,哪里都有,四处的习惯和窍门各不相同,在农学这种需要经验积累引发技术突破的科目上,适当的打破陈规交流经验,会加快变化的产生。
到过年前,她在行宫还能待很久,正好能带着内外两拨人开始良性竞争。
嗯,交流问答会可以准备起来,顺便带动工匠这边一起也不错。
默默在日程表上又记了一笔,从李麦那里拿到了基础的稿子内容,薛瑜刚回到熟悉的别苑,就见兵械坊的学徒捧着两卷纸站在门前愁眉苦脸,她拍了拍脑袋。
见鬼,忽悠得太上头,怎么刚到就揽了两个活? 发言一时爽,撰稿火葬场。
薛瑜接过侍卫帮忙拿着的稿件,左右手颠了颠,两个都不轻。
她瞥了陈关一眼,“趁还没关门,要出去接头就去吧,卫河一个人守着也顾得过来。
” 留在鸣水监视的侍卫也该调回来换人了,之前对接的是王守,如今陈关得亲自过去一趟才行。
陈关应了一声,“臣瞧着有两个好苗子,等臣回来,这两天带着让殿下看看。
” “嗯,你来安排就是。
” 正房里,流珠全身绷紧整理箱笼,坐在对面的方锦湖支着头,一派懒散姿态,口中却不停应着,“明白了,流珠阿姊教训得是。
” 薛瑜踏进门内,眼皮跳了跳,将手上的手稿抛了过去,翻出两本誊抄之前的修路企划稿件,“我说大概意思,你参考之前的风格来写,不会做不到吧?” “殿下有命,奴自无敢不从。
” 薛瑜在旁边继续修改弩机瞄准镜的设计,耳畔沙沙声不绝,她偏头看着一列列字在方锦湖手下成型,难得地感觉到了几分静谧。
谋士做得怎么样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文书工作及格,就不算太亏。
“喝完药感觉怎么样?”薛瑜停了笔,慢吞吞关心一下员工身体健康,反正就算他回答感觉不好,她也没办法请秦思来行宫诊治,只是客套性关心罢了。
作为主要负责皇帝健康的医令能时不时在京中给她帮忙已经是靠着情分,听跟来行宫的另一位医正说,秦思闭关研究还没出来,就算她去请人,怕是也请不出来。
万一被她耽误搞得秦思研究受阻,头痛病控制不住让皇帝继续受罪,只站在跟老板相处了这么久的好员工角度,她的良心也会痛的。
方锦湖没有停笔,手下一列列字像是不需要思考,流泻而出,“睡了两日,就被殿下带出了京城,除了睡得久了些,没什么不同。
” 乍听陈述事实,仔细一品却是埋着暧昧的埋怨,好在八卦头子陈关没在。
“可能是药力的问题。
下次再发作,翻倍煮了试试看。
”给薛玥的药考虑到年纪和还在发作初期,秦思说是减弱药效使用的,薛瑜给方锦湖提出的治疗方案大概任何一个赤脚大夫都能说出来,十足十的不靠谱。
但方锦湖点了下头,“那就下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