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关灯
小
中
大
◇社名
或问曰:“社既土神,不言祗而云社者何也?”答曰:“社以神地之道也,盖以土地人所践履而无崇敬之心,故合其字従氏,其音为社,皆所以神明之也。
” ◇社配 明曰:“昭二十九年,《左传》曰:‘共工氏之子勾龙为后土,为社’,是勾龙生而后土之官,死,故以之配祭于社。
今之祭配社,以后土配坐,即勾龙也。
” ◇社日 或问曰:“《月令》云‘择元日命民社’,注云:‘元日近春分,前后戊日。
’《郊特牲》云:‘日用甲日之始也’,与今注《月令》不同,何也?”答曰:“《召诰》云:‘越翌日戊午,乃社于新邑’。
则是今注《月令》,取《召诰》为义也。
不取《郊特牲》为义者,以社祭土,土畏木,甲属木,故不用甲也;用戊者,戊属土也。
《召诰》周书,则周人不用甲也。
《郊特牲》云甲者,当是异代之礼也。
” ◇社始 或问“社之始”答曰:“始于上古穴居之时也。
故《礼记》云‘家主中溜,而国主社’者,古人掘地而居,开中取明,雨水溜入,谓之‘中溜’,言土神所在皆得祭之,在家为中溜,在国为社也。
由此而论,社之所始,其来久矣。
” ◇社树 《论语》曰:“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
”明曰:“社所以依神表域也,各随其地所宜而树之。
宰我谓欲使人畏敬战忄栗,失其义也。
” ◇稷神 先儒皆以稷祭百谷之神,值成以稷祭原隰之神。
明曰:“郑义非也。
且原隰亦土也,社既祭土,何故更分原隰而别祭之乎又稷之名义不与原隰相侔,纵令郑义有征,亦是不分真伪。
诸儒所识,可谓不一。
” ◇稷名 或问曰:“稷既百谷之神,不言谷而云稷者何也?”答曰:“稷属土,而为诸谷之长,故《月令》谓之首种。
首种者,种最在前也。
诸谷不可遍举,故举其长而为言之,以等之也。
若直以谷言之,则为人所亵慢也。
” ◇稷配 明曰:“有能播百谷者,谓之曰正。
正,长也,为谓农之长。
死后以配祭于稷,谓之后稷。
后,君也,谓为谷之君也。
《左传》曰:‘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已来祀。
祭稷配以后稷者,周弃也。
’” ◇稷日 或问曰:“祭稷不别日,与社同日者何也?”答曰:“以百谷生于土,戊属土,故可与社同日而祭也。
” ◇稷始 或问稷之始答曰:“始有粒食之时也。
故《祭法》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
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厉山,神农之号,则神农之时有稷矣。
” ◇文字元起 代人多以文字始于黄帝、苍颉者。
明曰:“非也,自生人以来,便有文字。
何以知之按《山海经》云:‘凤凰首文曰德,背文曰义,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岂凤凰乃生于苍颉之后乎《韩诗外传》云:‘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百馀人,仲尼观焉,不能尽识。
’又管仲对齐威公云:‘古人封太山者七十二家,刻石记号以识,十二而已。
’其首有无怀氏,则夷吾不识者六十家,又在无怀氏前。
由此而论,则文字之兴,其来远矣。
假令苍颉在黄帝之前,亦不始于苍颉矣。
盖广而论之,故得寻其名也。
” ◇隶书所始 代人多以隶书始于秦时程邈者。
明曰:“非也。
隶书之兴,兴于周代。
何以知之按《左传》史赵算绛县人年曰:‘亥有二首六身,是其物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
’盖以亥字之形,似布算之状。
按古文‘亥’作‘亢’,全无其状。
虽春秋之时,文字体别,而言亥字有二首六身,则是今之‘亥’字,下其首之二画,竖置身傍,‘亥’作‘豕’,此则二万六千六百之数也。
据此‘亥’文,则春秋之时有隶书矣。
又郦善长《水经注》云:‘临淄人有发古冢者,得铜棺。
棺外隐起为文,言齐太公代孙胡公之棺也。
唯三字古文,余同今书。
’此胡公又在春秋之前,即隶书兴于周代明矣。
当时未全行,犹与古文相参,自秦程邈已来,乃废古文,全行隶体。
故程邈等擅其名,非创造也。
◇土牛义 《礼记·月令》曰:“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不云其牛别加彩色。
今州县所造春牛,或赤或青,或黄或黑,又以杖扣之,而便弃者。
明曰:“古人尚质,任土所宜,后代重文,更加彩色。
而州县不知本意,率意而为。
今按《开元礼》新制篇云:其土牛各随其方。
则是王城四门,各出土牛,悉用五行之色。
天下州县,即如分土之议。
分土者,天子太社之坛,用五色之土。
封东方诸侯则割坛东之青土,以白茅包而赐之,令至其国,先立社坛,全用青土,封南方诸侯则割赤土,西方则割白土,北方则割黑土。
今土牛之色,亦宜效彼社坛。
”或问曰:“今地主率官吏以杖打之,曰‘打春牛’何也?”答曰:“按《月令》只言示农耕之早晚,不言以杖打之。
此谓人之妄作耳。
”又曰:“何谓示农耕之早晚?”答曰:“以立春为候也。
立春在十二月望,即策牛人近前,示其农早也。
立春在十二月晦,及正月朔,即策牛人当中,示其农事也。
立春正月望,即策牛人近后,示其农晚也。
”又问曰:“按《月令》出土牛在十二月,今立春方出,何也?”答曰:“季冬之月,二阳已动,土脉已兴,故用土作牛,以彰农事。
今立春方出,农已自知,何用策牛之人,在前在后也斯自汉朝之失,积习为常。
按《汉书》立春之日,京都百官青衣,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
又按营缮令,立春前二日,京城及诸州县门外各立土牛耕人,斯皆失其先书示农之义也。
”又问曰:“几日而除之?”答曰:“七日而除。
盖欲农人之遍见也。
今人打后便除,又乖其理焉。
” ◇乡饮酒乐 今州府贡士陈乡饮酒堂上,堂下乐工皆坐,亦皆有人歌,又皆丝竹。
明曰:“如此则尊卑无别,何为分居上下哉按《乡饮酒礼》及《燕礼》事,皆云升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入立于堂下,奏《南陔》、《白华》、《华黍》如是堂上乐,有人歌,以琴瑟和之,并无竹器。
乐工皆坐堂下,无人歌,但吹笙播诗,亦无琴瑟,吹笙者皆立。
故《效特牲》云:‘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言贵重人之声,故令歌者在上;轻贱匏竹之器,故令在下。
今州府所行,并无等级,有司不辨故也。
”
” ◇社配 明曰:“昭二十九年,《左传》曰:‘共工氏之子勾龙为后土,为社’,是勾龙生而后土之官,死,故以之配祭于社。
今之祭配社,以后土配坐,即勾龙也。
” ◇社日 或问曰:“《月令》云‘择元日命民社’,注云:‘元日近春分,前后戊日。
’《郊特牲》云:‘日用甲日之始也’,与今注《月令》不同,何也?”答曰:“《召诰》云:‘越翌日戊午,乃社于新邑’。
则是今注《月令》,取《召诰》为义也。
不取《郊特牲》为义者,以社祭土,土畏木,甲属木,故不用甲也;用戊者,戊属土也。
《召诰》
《郊特牲》云甲者,当是异代之礼也。
” ◇社始 或问“社之始”答曰:“始于上古穴居之时也。
故《礼记》云‘家主中溜,而国主社’者,古人掘地而居,开中取明,雨水溜入,谓之‘中溜’,言土神所在皆得祭之,在家为中溜,在国为社也。
由此而论,社之所始,其来久矣。
” ◇社树 《
曰使民战栗’。
”明曰:“社所以依神表域也,各随其地所宜而树之。
宰我谓欲使人畏敬战忄栗,失其义也。
” ◇稷神 先儒皆以稷祭百谷之神,值成以稷祭原隰之神。
明曰:“郑义非也。
且原隰亦土也,社既祭土,何故更分原隰而别祭之乎又稷之名义不与原隰相侔,纵令郑义有征,亦是不分真伪。
诸儒所识,可谓不一。
” ◇稷名 或问曰:“稷既百谷之神,不言谷而云稷者何也?”答曰:“稷属土,而为诸谷之长,故《月令》谓之首种。
首种者,种最在前也。
诸谷不可遍举,故举其长而为言之,以等之也。
若直以谷言之,则为人所亵慢也。
” ◇稷配 明曰:“有能播百谷者,谓之曰正。
正,长也,为谓农之长。
死后以配祭于稷,谓之后稷。
后,君也,谓为谷之君也。
《左传》曰:‘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已来祀。
祭稷配以后稷者,周弃也。
’” ◇稷日 或问曰:“祭稷不别日,与社同日者何也?”答曰:“以百谷生于土,戊属土,故可与社同日而祭也。
” ◇稷始 或问稷之始答曰:“始有粒食之时也。
故《祭法》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
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厉山,神农之号,则神农之时有稷矣。
” ◇文字元起 代人多以文字始于黄帝、苍颉者。
明曰:“非也,自生人以来,便有文字。
何以知之按《
’岂凤凰乃生于苍颉之后乎《韩诗外传》云:‘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百馀人,仲尼观焉,不能尽识。
’又管仲对齐威公云:‘古人封太山者七十二家,刻石记号以识,十二而已。
’其首有无怀氏,则夷吾不识者六十家,又在无怀氏前。
由此而论,则文字之兴,其来远矣。
假令苍颉在黄帝之前,亦不始于苍颉矣。
盖广而论之,故得寻其名也。
” ◇隶书所始 代人多以隶书始于秦时程邈者。
明曰:“非也。
隶书之兴,兴于周代。
何以知之按《左传》史赵算绛县人年曰:‘亥有二首六身,是其物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
’盖以亥字之形,似布算之状。
按古文‘亥’作‘亢’,全无其状。
虽春秋之时,文字体别,而言亥字有二首六身,则是今之‘亥’字,下其首之二画,竖置身傍,‘亥’作‘豕’,此则二万六千六百之数也。
据此‘亥’文,则春秋之时有隶书矣。
又郦善长《水经注》云:‘临淄人有发古冢者,得铜棺。
棺外隐起为文,言齐太公代孙胡公之棺也。
唯三字古文,余同今书。
’此胡公又在春秋之前,即隶书兴于周代明矣。
当时未全行,犹与古文相参,自秦程邈已来,乃废古文,全行隶体。
故程邈等擅其名,非创造也。
◇土牛义 《礼记·月令》曰:“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不云其牛别加彩色。
今州县所造春牛,或赤或青,或黄或黑,又以杖扣之,而便弃者。
明曰:“古人尚质,任土所宜,后代重文,更加彩色。
而州县不知本意,率意而为。
今按《开元礼》新制篇云:其土牛各随其方。
则是王城四门,各出土牛,悉用五行之色。
天下州县,即如分土之议。
分土者,天子太社之坛,用五色之土。
封东方诸侯则割坛东之青土,以白茅包而赐之,令至其国,先立社坛,全用青土,封南方诸侯则割赤土,西方则割白土,北方则割黑土。
今土牛之色,亦宜效彼社坛。
”或问曰:“今地主率官吏以杖打之,曰‘打春牛’何也?”答曰:“按《月令》只言示农耕之早晚,不言以杖打之。
此谓人之妄作耳。
”又曰:“何谓示农耕之早晚?”答曰:“以立春为候也。
立春在十二月望,即策牛人近前,示其农早也。
立春在十二月晦,及正月朔,即策牛人当中,示其农事也。
立春正月望,即策牛人近后,示其农晚也。
”又问曰:“按《月令》出土牛在十二月,今立春方出,何也?”答曰:“季冬之月,二阳已动,土脉已兴,故用土作牛,以彰农事。
今立春方出,农已自知,何用策牛之人,在前在后也斯自汉朝之失,积习为常。
按《
又按营缮令,立春前二日,京城及诸州县门外各立土牛耕人,斯皆失其先书示农之义也。
”又问曰:“几日而除之?”答曰:“七日而除。
盖欲农人之遍见也。
今人打后便除,又乖其理焉。
” ◇乡饮酒乐 今州府贡士陈乡饮酒堂上,堂下乐工皆坐,亦皆有人歌,又皆丝竹。
明曰:“如此则尊卑无别,何为分居上下哉按《乡饮酒礼》及《燕礼》事,皆云升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入立于堂下,奏《南陔》、《白华》、《华黍》如是堂上乐,有人歌,以琴瑟和之,并无竹器。
乐工皆坐堂下,无人歌,但吹笙播诗,亦无琴瑟,吹笙者皆立。
故《效特牲》云:‘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言贵重人之声,故令歌者在上;轻贱匏竹之器,故令在下。
今州府所行,并无等级,有司不辨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