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三十三
关灯
小
中
大
唐有韦使君者,名,第九,信安王李之外孙。
少落拓,好饮酒。
其从父妹婿日郑六,不记其名。
早习武艺,亦好酒色,贫无家,托身千妻族;相得,游处不间。
天宝九年夏六月,与郑子偕行于长安陌中,将会饮于新昌里。
至宣平之南,郑子辞有故,请间去,继至饮所。
乘白马而东。
郑子乘驴而南,入升平之北门。
偶值三妇人行于道中,中有白衣者,容色姝丽。
郑子见之惊悦,策其驴,忽先之,忽后之,将挑之而未敢。
白衣时时盼睐,意有所受。
郑子戏之曰:“美艳若此,而徒行,何也?”白衣笑曰:“有乘不解相假,不徒行何为?”郑子曰:“劣乘不足以代佳人之步,今辄以相奉。
某得步从,足矣。
”相视大笑。
同行者更相眩诱,稍已狎昵,郑子随之东。
至乐游园,已昏黑矣。
见一宅,土垣车门,室宇甚严。
白衣将入,顾曰:“愿少踟蹰。
”而入。
女奴从者一人,留于门屏间,问其姓第。
郑子既告,亦问之。
对曰:“姓任氏,第二十。
”少顷,延入。
郑子系驴于门,置帽于鞍。
始见妇人年三十余,与之承迎,即任氏姊也。
列烛置膳,举酒数觞。
任氏更衣理妆而出,酣饮极欢。
夜久而寝。
其妍姿美质,歌笑态度,举措皆艳,殆非人世所有。
将晓,任氏曰:“可去矣。
某兄弟各系教坊,职属南衙,晨兴将出,不可淹留。
”乃约后期而去。
既行,及里门,门肩未发。
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炽炉。
郑子憩其帘下,坐以候鼓,因与主人言。
郑子指宿所以问之曰:“自此东转,有门第,谁氏之宅?”主人曰:“此聩墉弃地,无第宅也。
”郑子曰:“适过之,曷以云无?”与之固争。
主人适悟,乃曰:“吁!我知之矣。
此中有一狐,多诱男子偶宿,尝三见矣,今子亦遇乎?”郑子赧而隐曰:“无之。
”质明,复视其所,见土垣车门如故。
窥其中,皆秦荒及废圃耳。
既归,见责以失期。
郑子不泄,以他事对。
然想其艳冶,愿复一见之心,常存之不忘。
经十许日,郑子游,入西市衣肆,瞥然见之,囊女奴从。
郑子遽呼之。
任氏侧身周旋于稠人中以避焉。
郑子连呼前迫,方背立,以扇障其后,曰:“公知矣,何相近焉?”郑子曰:“虽知之,何患?”对曰:“事可愧耻。
难施面目。
”郑子曰:“勤想如是,忍相弃乎?”对曰:“安敢弃也,惧公之见恶耳。
”郑子发音,词旨益切。
任氏乃回眸去扇,光彩艳丽如初,谓郑子曰:“人间如某之比者非一,公自不识耳,无独怪也。
”郑子请与之叙欢。
对曰:“凡某之流,为人恶忌者,非他,为其伤人耳。
某则不然。
若公未见恶,愿终己以奉中帻。
”郑子许之,与谋栖止。
任氏曰:“从此而东,大树出于栋间者,门巷幽静,可税以居。
前时自宣平之南,乘白马而东者,非君妻之昆弟乎?其家多什器,可以假用。
”是时伯叔从役于西方,三院什器,皆贮藏之。
郑子如言访其舍,而诣假什器。
问其所用,郑子曰:“新获一丽人,已税得其舍,假具以备用。
”笑曰:“观子之貌,必获诡陋。
何丽之绝也。
”乃悉假帷帐榻席之具,使家童之慧黠者,随以觇之。
俄而奔走返命,气吁汗洽。
迎问:“有之乎?”曰:“有。
”问:“其容若何?”曰:“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
”釜姻族广茂,且夙从逸游,多识美丽,乃问曰:“孰若其美?”童曰:“非其伦也!”遍比其佳者四五人,皆曰:“非其伦。
”是时吴王之女有第六者,则釜之内妹,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
问曰:“孰与吴王家第六女美?”又曰:“非其伦也。
”抚手大骇曰:“天下岂有斯人?”遽命汲水澡颈,首膏唇而往。
既至,郑子适出。
人门,见小童拥答方扫,有一女奴在其门,他无所见。
征于小童。
小童笑曰:“无之。
”周视室内,见红裳出于户下。
迫而察焉,见任氏敢身匿于扇间。
拽出就明而观之,殆不谬于所传矣。
釜爱之发狂,乃拥而凌之,不服。
以力制之,方急,则曰:“服矣。
请少回旋。
”既缓,则捍御如初。
如是者数四,釜乃悉力急持之。
任氏力竭,汗若濡雨。
自度不免,乃纵体不复抗拒,而神色惨变。
釜问曰:“何色之不悦如是?”任氏长叹息曰:“郑六之可哀也!”釜曰:“何谓?”对曰:“郑生有六尺之躯,而不能庇一妇人,岂丈夫哉!且公少豪侈,多获佳丽,遇某之比者众矣。
而郑生穷贱耳。
所称惬者,惟某而已。
忍以有余之心,而夺人之不足乎?哀其穷馁,不能自立,衣公之衣,食公之食,故为公所絷耳。
若糠糗可给,不当至是。
”釜豪俊有义烈,闻其言,遽置之,敛袄而谢曰:“不敢。
”俄而郑子至,与釜相视乐。
自是,凡任氏之薪粒牲饩,皆给焉。
任氏时有经过,出入或车马舆步,不常所止。
日与之游,甚欢。
每相狎昵,无所不至,惟不及乱而已。
是以釜爱之重之,无所吝惜;一食一饮,未尝忘焉。
任氏知其爱己,因言以谢曰:“愧公之见爱甚矣。
顾以陋质,不足以答厚意。
且不能负郑生,故不得遂公欢:某,秦人也,生长秦城;家本伶伦,中表姻族,多为人宠,以是长安狭邪,悉与之通。
或有姝丽,悦而不得者,为公致之可矣。
愿持此以报德。
”曰:“幸甚!厘中有鬻衣之妇曰张十五娘者,肌体凝洁,常悦者。
”因问任氏识之乎。
对曰:“是某表姊妹,致之易耳。
”旬余,果致之。
数月厌罢。
任氏曰:“市人易致,不足以展效。
或有幽绝之难谋者,试言之,愿得尽智力焉。
”曰:“昨者寒食,与二三子游于千福寺。
见刁将军缅张乐于殿堂。
有善吹签者,年二八,双鬟垂耳,娇姿艳绝。
尝识之乎?”任氏曰:“此宠奴也。
其母,即妾之内姊也。
求之可也。
”釜拜于席上。
任氏许之。
乃出入刁家。
月余,促问其计。
任曰:“愿得双钗以为赂。
”釜依给焉。
后二日,任氏与方食,而缅使苍头控青骢以迓任氏。
任氏闻召。
笑谓釜曰:“谐矣。
”初,任氏加宠奴以病,针饵莫减。
其母与缅忧之方甚,将徽诸巫。
任氏密赂巫者,指其所居,使言从就为吉。
及视疾,巫曰:“不利在家,宜出居东南某所,以取生气。
缅与其母详其地处,则任氏之第在焉。
缅遂请居。
任氏谬辞以逼狭,勤请而后许。
乃辇服玩并其母,偕送于任氏,至,则疾愈。
未数日,任氏密引釜以通之,经月乃孕。
其母惧,遽归以就缅,自是遂绝。
他日,任氏谓郑子曰:“公能致钱五六千乎?将为谋利。
”郑子曰:“可。
”遂假求于人,获钱六千。
任氏曰:“有人鬻马于市者,马之股有疵,可买以居之。
”郑子如市,果见一人牵马求售,眚在左股。
郑子买以归。
其妻昆弟见,皆嗤之,曰:“是弃物也。
买将何为?”无何,任氏曰:“马可鬻矣,当获三万。
”郑子乃卖之。
有酬二万,郑子不与。
一市尽曰:“彼何苦而贵买,此何爱而不鬻?”郑子乘之以归;买者随至其门,累增其估,至二万五千也,又不与,曰:“非三万不鬻。
”其妻昆弟聚而诟之。
郑子不获已,遂卖,卒不登三万。
既而密伺买者,征其由,乃昭应县之御马疵股者,死三岁矣,司吏不时除籍,官征其估,计钱六万。
设其半以买之,所获尚多矣。
若有马以备数,则三年刍粟之估,皆吏得之。
且所偿盖寡,是以买耳。
任氏又以衣服故,尝乞衣于釜。
釜将买全彩与之。
任氏不欲,曰:“愿得成制者。
”召市人张大为买之,使见任氏,问所欲。
张大见之,惊谓曰:“此必天人贵戚,为郎所窃耳。
非人间所宜有者,愿速归之,无及于祸。
”其容色之动人也如此。
竟买衣之成者而不自纫缝也,不晓其意。
后岁余,郑子武调,授槐里府果毅尉,在金城县。
时郑子方有妻室,虽昼游于外,而夜寝于内,方恨不得专其夕。
将之官,邀与任氏俱去。
任氏不欲往,曰:“旬月同行,不足以为欢。
请计日给粮汽,端居以迟归。
”郑子恳请,任氏愈不可。
郑子乃求釜资助。
更与劝勉,且诸其故。
任氏良久曰:“有巫者言某是岁不利西行,故不欲俱。
”郑子甚惑也,不思其他,与大笑曰:“明智若此,而为妖惑,何哉!”固请之。
任氏曰:“倘巫者言可徽,徒为公死,何益?”二子曰:“岂有斯理乎?”恳请如初。
任氏不得已,遂行。
以马借之,出祖于临皋,挥袂别去。
信宿,至马嵬。
任氏乘马居其前,郑子乘驴居其后;女奴别乘,又在其后。
是时西门围人教猎狗于洛川,已旬日矣。
适值于道,苍犬腾出于草间。
郑子见任氏然坠于地,复本形而南驰。
苍犬逐之。
郑子随走叫呼,不能止。
里余,为犬所获。
郑子衔涕出囊中钱,赎以痊之,削木为记。
回睹其马,啮草于路隅,衣服悉委于鞍上,履袜犹悬于镫间,若蝉蜕然。
惟首饰坠地,余无所见。
女奴亦逝矣。
旬余,郑子还城。
釜见之喜,迎问曰:“任子无恙乎?”郑子该然对曰:“殁矣。
”釜闻之惊例,相持于室尽哀。
徐问疾故。
答曰:“为犬所害。
”曰:“犬虽猛,安能害人?”答曰:“非人。
”骇曰:“非人者何?”郑子方述本末。
釜惊讶叹息不能已。
明日,命驾与郑子俱适马嵬,发瘗视之,长号而归。
追思前事,惟衣不自制,与人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