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卷三十八
关灯
小
中
大
也。
籍中与君有缘,特来相见,幸无怖。
”语言清丽,颜色艳美,服饰香洁,非尘间所常睹。
韩曰:“既言有缘,当为夫妇耶?”笑曰:“然。
当有日,不可遽。
”韩请期。
曰:“后五日会之。
七夕,可设珍果,焚香相待,仍屏左右。
”遂去。
复闻荷叶声,乃不见。
及期而至,容服益华美于前,见酒果,怒曰:“何不精若此!”韩惭曰:“大人性严,不敢广求,极力止此耳。
”女令青衣取于其家,顷刻即至,若只此池畔取之。
所赍果实,虽市廛中物,俱极精。
犹疑之,每食留其核,置砚匣内。
夜分同寝,率如常人,但不肯言姓氏。
云:“我有父母。
”迨晓告去。
久而狎熟,极惑之。
女戒曰:“切勿轻泄,使我受祸。
”家人讶韩病瘁,终不以告。
会庄敏移官陕右。
女曰:“我所不能以逐君去者,盖道途修阻,弱质弗堪。
相别之后,幸无念我,且得罪。
”韩惨然曰:“岂能无念哉?”遂别。
韩思之,忘寝与食。
既到陕,以夏夜偕兄弟坐庭下,忽瞥然而起,俄复来。
意色欣欣,若有所感。
白纱衫袖上,有血污迹甚多。
众惊异,共白父母。
庄敏公杖之使尽言,始具实以对。
女继至曰:“为尔念我,蒙二亲垢责。
然从此可以数来。
我在中路,为石损腹胁,其血故在。
”韩喜拊其腹,因污衣。
自是每留心焉。
旬日,韩又娶妇。
礼迎之夕,妇入罗帏中,见一美女据床叱曰:“我正在此,汝耶敢来!”女大骇退避。
他夜,伺其去,乃克成婚,异时女来,则迁妇别室。
女相处自如,无可奈何。
金彦金彦与何俞出城西游春,见一座院华丽,乃王太尉锦庄。
贳酒坐阁子上,彦取二弦轧之,俞取萧管合奏。
忽见亭上有一女子出曰:“妾亦好此乐。
”令仆子取蜜煎劝酒。
俞问姓氏,答曰:“姓李,名会娘。
”二人次日复往,其女又出。
二人请同坐饮酒,笑语谐谑。
女属意于彦,情绪正浓,忽报太翁至,女惊忙而去。
自此两情无缘会合。
次年,清明又到,彦思锦庄之事,仍寻旧约。
信步出城,行入小路,忽听粉墙间有人呼声。
孰视之,仍会娘也。
引彦入花阴间少叙衷情。
云雨才罢,会娘请随彦归去,彦遂借一空宅居之,朝夕同欢。
月余,俞拉访锦庄,忽遇老妪哭云:“会娘因二客同饮,得疾而死久矣。
”彦归诘会娘,答曰:“妾实非人也。
为郎君当时一顾之厚,遂有今日。
郎君不以生死为间,妾之愿也。
”吕使君淳熙初,殿前司牧马于吴郡平望,归,途次临平。
众已止宿。
后军副将贺忠与四卒独在后三里,至蒋湾,迷失道,询于田父。
曰:“可从左边大路行。
”方及半里,遇柏林中一大第,系马数匹,皆狙骏可爱。
问阍者曰:“此谁居之?”曰:“前邕州吕使君。
今已亡,但娘子守寡。
”又问:“马欲卖乎?”曰:“正访主分付。
”于是微赂之,使入报。
良久,娘子者出,淡装素裳,然有林下风致,年将四十,侍妾十数人,延坐瀹茗。
叩所欲,以马对。
笑曰:“细事也。
”俄而置酒张筵,歌舞杂奏。
既罢,邀入房,将与寝昵。
贺自以武夫朴野,非当与丽人偶,固辞。
娘子叹曰:“吾婆居十年,又无子弟,只同群婢苟活。
今夕不期而会,岂非天乎!宜勿以为虑。
”遂留馆。
凡三夕始别,赆以五花骢及白金百两,四卒各沾万钱之贶。
又云:“家姐在净慈寺西畔住,倩寄一书。
”握手眷眷而退。
贺还日,违军期,且获罪,窘怖无计,奉马献之主帅,托以暴得疾,故迟归。
帅见马,喜而不问,乃升为正将。
越数日,持书至湖上,果于净慈寺西松径中,至姊宅,相见如姻亲,仍约明日再集。
亦留与乱。
金珠市帛,捆载以归。
自是每三四日一往,贺妻以获财之故,一切弗问。
尝往欢洽,迨暮,外报“吕令人来。
”姊失色,然无以拒。
后至,三人而足共坐。
令人者,招贺入小阁,峻责之。
贺拜而谢过,哀恳再三,乃释。
经半岁,贺妻亡,窀穸之费,皆出于吕氏。
乃凭媒纳纳币娶为继室。
逾三年,贺亦亡。
先有三子,一居廛市,二从军。
令人诣府投牒,分橐装遗之,而乞身去姊冢同处。
明年,寒食,贺子上父家,因访姊家。
姊云:“妹已归临平矣。
”又明年,复诣其处,宅舍俱不知所在,惟松林内有两古坟。
贺子悲异,瞻而去。
西湖女子乾道中,江西某官人赴调都下,因游西湖,独行疲倦,小憩道旁民家。
望双鬟女子在内,明艳动人,寓目不少置。
女亦流盼寄情。
士眷眷若失。
自是时一往,女必出相接,笑语绸缪。
挑以微词,殊无羞拒意,然冀顷刻之欢不可得。
既注官言归,往告别,女乘间私语曰:“自与君相识,彼此倾心。
将从君西度,父母必不许。
奔而骋志,又我不忍为。
使人晓夕劳于寤寐,如之何则可?”士求之于父母,啖以重币,果峻却焉。
到家之后,不复相闻知。
又五年,再赴调,亟寻旧游,茫无所睹矣。
怅然空还,忽遇之于半途,虽年貌加长,而容态益媚秀,即呼揖问讯。
女曰:“隔阔滋久,君已忘之耶?”士喜甚,叩其徙舍之由。
女曰:“我久适人,所居在城中某巷。
吾夫坐库务事暂系府狱,故出而祈援,不自意值故人。
能过我啜茶不?”士欣然并行。
二里许,过士旅馆,指示之,女约就彼从容,遂与之押。
士馆僻在一处,无他客同邸,女曰:“此自可栖泊,无庸至吾家。
”乃携手入其室。
留半岁,女不复顾家,亦间出外,略无分毫求索。
士亦不忆其有夫,未尝问。
将还,议挟以偕逝,始敛颦蹙曰:“自向来君去后,不能胜忆念之苦,厌厌成疾,甫期年而亡。
今之此身,盖非人也。
以宿生缘契,幽魂相从,欢期有尽,终天无再合之欢,无由可陪后乘。
虑见疑讶,故详言之;但阴气侵君已深,势当暴泻,惟宜服平胃散,以补安精血。
”士闻语,惊惋良久。
乃云:“我曾看《夷坚志》,见孙九鼎遇鬼,亦服此药。
吾思之,药味皆平,何得功效如是?”女曰:“其中有苍术,去邪气,上品也。
第如吾言。
”既而泣下,是夜同寝如常。
将旦,恸哭而别。
暴泻下,服药一切用其戒。
后每为人说,尚凄惨不已。
宁行者乐平明溪宁居院,为人家设水陆斋,招五十里外杉田院宁行者写文疏,馆之寝堂小室。
村刹寥落,无他人伴处。
时暮春未,将近黄昏。
觉有妇女立窗下,意其比邻淫奔,夙与僧辈私狎者。
出视之,一女子顶鱼冠,语音儇利,仪貌不似田家人。
相视喜笑曰:“我只在下面百步内住。
寻常每到此,一寺上下,无不稔熟者。
”宁居乡疃,平生梦如此境象,惟恐不得当,曲意延接,遂同入房,闭户张灯。
寺童以酒一罂来馈,宁启纳之。
女避伏床下。
宁谓童曰:“文书甚多,过半夜始可了得。
吾至此时方敢饮。
”乃留之而去。
复闭户,女出坐对酌。
胸次挂小镜,宁廉观之,问何用。
曰:“素爱此物,常以随身。
”所著衣皆素洁,而壁褶处不熨帖,露现。
宁曰:“衣裳有土气何也,”曰:“久置箱箧,失于晒曝,故作蒸气耳。
”已而就枕,月色照烛如昼,女色态益妍。
缱绻欢洽,宁终夕展转不成寐,女熟睡鼾。
将晓出门,宁送之,又指示其处,曰:“此吾居也。
汝若未行,当复来。
”才别,而主僧相问讯。
骇曰:“师哥灯下写文字,但费眼力,何得辞气困如此?”宁唯唯,未以实告。
僧顾壁间,插玫瑰花一枝,大惊曰:“寺后旧有赵通判女坟,其前种玫瑰花一株。
花开时,人过而折枝者,必与女遇,或致祸。
其来已久。
今尔所见是其鬼也。
宜急归,勿留。
”宁愧惧而反,然犹卧病累月。
后还俗为书生,今在淮南。
解俊保义郎解俊者,故荆南统制孙也。
乾道七年,为南安军指使。
有过客且至,郡守将往宝积寺迎之,俊主其供张,日暮,客不至,因留宿。
夜方初更,烛未灭,一女子忽来,进趋娴冶,貌甚华艳。
俊半醉,出微词挑之。
欣然笑曰:“我所以来,正欲结绸缪之好耳。
”遂升榻。
问其姓氏居止,曰:“勿多言,只在寺后住。
汝明夕尚能抵此否?”俊尤喜曰:“谨奉戒。
”自是无日不来。
乃从寺僧借一室,为久寓计。
经月余,僧弗以为疑,外人固无知者。
时以金银钗珥为赠。
俊既获丽质,又得美财,欢惬过望。
谓之曰:“吾未曾授室,欲凭媒妁,往汝家以礼市娶汝何如?”曰:“吾父官颇崇,安肯以汝为婿。
但如是相从足矣。
”俊信为诚然,而气干日瘠,初,货药人刘大用与之游善,亦讶之,俊不以告。
尝两人同出郭,遇遮道卖符水者,引刘耳语曰:“俊官人何得挟伤亡鬼自随?不过三月死矣。
”刘语俊,俊初尚抵讳,比而惊悟曰:“彼何由知?必有异。
”便拉刘访之旅邸。
其人笑曰:“官人肯寻我耶。
不然,几坏性命。
”留使同邸异室,并乞刘与之共处。
书纸符十余道,使俊吞之。
刘密窥之,见其作法摩河之状。
一更后,闻门外女子哭声,三更乃寂。
明旦俊辞去,戒令勿复往寺中。
诸僧后知其事,曰:“寺之左右,素无妖魅之属。
惟昔年邵宏渊太尉滴官时,丧一笄女,葬于后墙之外,必此也。
”自是遂常出为僧患,僧甚苦之,遣仆诣武陵白邵,请改葬。
邵许之,乃瘗于北门外五里田侧,复出扰居者。
又徙于深山,其鬼始绝。
江渭逢二仙绍兴七年上元夜,建康士人江渭元亮,偕一友出观,游历巷陌。
迨至更阑,车马稍。
见两美人各跨小驷,侍妾五六辈,肩随夹道,提绛纱笼,全如内家装束。
频目江。
江追蹑至闲坊,一妾来言:“仙子知君雅志。
果欲相亲,便过杜家园中,临溪有楼阁,足可款晤。
”江喜往,而不旋踵至彼,两鬟持灯球出迎,二士皆入,四人偶坐,展叙寒温。
仙顾而笑曰:“袭我至此,勿问有缘无缘,且饮酒可也。
”于是设席,杯觞肴馔,一一整洁。
仙满酌劝客,酬之皆引满。
至于三行,宾主意惬。
一侍女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教人似月,正在今宵,不应留连,饮酒歌曲,只能动情,未畅真情;酌醴,只能助兴,未洽真兴;与其徒然笑语,何似罗帐交欢。
”两仙大悦曰:“小姬解人意。
”即起,同诣一阁,对设两榻,香烟如云。
各就寝,使妾掩帐。
妾曰:“灭烛乎?”一曰“好”,一日“留”。
久之,闻鸡声。
妾报曰:“东方且明,宜亟起。
”仓皇着衣,就榻盥,相对恋恋。
授以丹两丸曰:“服之可以辟谷延年,别不再会。
”江与友遽趋出。
一鬟曰:“未晓里,且缓步徐行。
”仙送至门,凄怆而别。
二士自此不茹烟火,惟餐水果,殊喜为得际上仙。
三月往茅山,与道士刘法师语,自诧奇遇。
刘曰:“以吾观之,二君精神索莫,大染妖气,若遇真仙,当不如此。
我能为君去之。
”始犹不可,刘开谕以死生之异,涣然而寤曰:“惟先生之命是听。
”刘命具香案,择童子三四人立于旁,结印嘘呵,令重视案。
而曰:“一圆光影。
如日月。
”曰:“是已。
”令细窥光内,有吏兵。
刘敕吏追土地至,遣擒元夕杜家园祟物。
才食顷,童云:“两妇人脱去冠帔,伏地待罪,又有数婢侧立。
”刘敕通姓名,一云张丽华,一云孔贵嫔,尽述向者之本末。
刘曰:“本合科罪,念其尝列妃媛,生时遭刑,而于二君亦不致深害,只责状而释之足矣。
”二士拜谢而去,复能饮馔如初。
籍中与君有缘,特来相见,幸无怖。
”语言清丽,颜色艳美,服饰香洁,非尘间所常睹。
韩曰:“既言有缘,当为夫妇耶?”笑曰:“然。
当有日,不可遽。
”韩请期。
曰:“后五日会之。
七夕,可设珍果,焚香相待,仍屏左右。
”遂去。
复闻荷叶声,乃不见。
及期而至,容服益华美于前,见酒果,怒曰:“何不精若此!”韩惭曰:“大人性严,不敢广求,极力止此耳。
”女令青衣取于其家,顷刻即至,若只此池畔取之。
所赍果实,虽市廛中物,俱极精。
犹疑之,每食留其核,置砚匣内。
夜分同寝,率如常人,但不肯言姓氏。
云:“我有父母。
”迨晓告去。
久而狎熟,极惑之。
女戒曰:“切勿轻泄,使我受祸。
”家人讶韩病瘁,终不以告。
会庄敏移官陕右。
女曰:“我所不能以逐君去者,盖道途修阻,弱质弗堪。
相别之后,幸无念我,且得罪。
”韩惨然曰:“岂能无念哉?”遂别。
韩思之,忘寝与食。
既到陕,以夏夜偕兄弟坐庭下,忽瞥然而起,俄复来。
意色欣欣,若有所感。
白纱衫袖上,有血污迹甚多。
众惊异,共白父母。
庄敏公杖之使尽言,始具实以对。
女继至曰:“为尔念我,蒙二亲垢责。
然从此可以数来。
我在中路,为石损腹胁,其血故在。
”韩喜拊其腹,因污衣。
自是每留心焉。
旬日,韩又娶妇。
礼迎之夕,妇入罗帏中,见一美女据床叱曰:“我正在此,汝耶敢来!”女大骇退避。
他夜,伺其去,乃克成婚,异时女来,则迁妇别室。
女相处自如,无可奈何。
金彦金彦与何俞出城西游春,见一座院华丽,乃王太尉锦庄。
贳酒坐阁子上,彦取二弦轧之,俞取萧管合奏。
忽见亭上有一女子出曰:“妾亦好此乐。
”令仆子取蜜煎劝酒。
俞问姓氏,答曰:“姓李,名会娘。
”二人次日复往,其女又出。
二人请同坐饮酒,笑语谐谑。
女属意于彦,情绪正浓,忽报太翁至,女惊忙而去。
自此两情无缘会合。
次年,清明又到,彦思锦庄之事,仍寻旧约。
信步出城,行入小路,忽听粉墙间有人呼声。
孰视之,仍会娘也。
引彦入花阴间少叙衷情。
云雨才罢,会娘请随彦归去,彦遂借一空宅居之,朝夕同欢。
月余,俞拉访锦庄,忽遇老妪哭云:“会娘因二客同饮,得疾而死久矣。
”彦归诘会娘,答曰:“妾实非人也。
为郎君当时一顾之厚,遂有今日。
郎君不以生死为间,妾之愿也。
”吕使君淳熙初,殿前司牧马于吴郡平望,归,途次临平。
众已止宿。
后军副将贺忠与四卒独在后三里,至蒋湾,迷失道,询于田父。
曰:“可从左边大路行。
”方及半里,遇柏林中一大第,系马数匹,皆狙骏可爱。
问阍者曰:“此谁居之?”曰:“前邕州吕使君。
今已亡,但娘子守寡。
”又问:“马欲卖乎?”曰:“正访主分付。
”于是微赂之,使入报。
良久,娘子者出,淡装素裳,然有林下风致,年将四十,侍妾十数人,延坐瀹茗。
叩所欲,以马对。
笑曰:“细事也。
”俄而置酒张筵,歌舞杂奏。
既罢,邀入房,将与寝昵。
贺自以武夫朴野,非当与丽人偶,固辞。
娘子叹曰:“吾婆居十年,又无子弟,只同群婢苟活。
今夕不期而会,岂非天乎!宜勿以为虑。
”遂留馆。
凡三夕始别,赆以五花骢及白金百两,四卒各沾万钱之贶。
又云:“家姐在净慈寺西畔住,倩寄一书。
”握手眷眷而退。
贺还日,违军期,且获罪,窘怖无计,奉马献之主帅,托以暴得疾,故迟归。
帅见马,喜而不问,乃升为正将。
越数日,持书至湖上,果于净慈寺西松径中,至姊宅,相见如姻亲,仍约明日再集。
亦留与乱。
金珠市帛,捆载以归。
自是每三四日一往,贺妻以获财之故,一切弗问。
尝往欢洽,迨暮,外报“吕令人来。
”姊失色,然无以拒。
后至,三人而足共坐。
令人者,招贺入小阁,峻责之。
贺拜而谢过,哀恳再三,乃释。
经半岁,贺妻亡,窀穸之费,皆出于吕氏。
乃凭媒纳纳币娶为继室。
逾三年,贺亦亡。
先有三子,一居廛市,二从军。
令人诣府投牒,分橐装遗之,而乞身去姊冢同处。
明年,寒食,贺子上父家,因访姊家。
姊云:“妹已归临平矣。
”又明年,复诣其处,宅舍俱不知所在,惟松林内有两古坟。
贺子悲异,瞻而去。
西湖女子乾道中,江西某官人赴调都下,因游西湖,独行疲倦,小憩道旁民家。
望双鬟女子在内,明艳动人,寓目不少置。
女亦流盼寄情。
士眷眷若失。
自是时一往,女必出相接,笑语绸缪。
挑以微词,殊无羞拒意,然冀顷刻之欢不可得。
既注官言归,往告别,女乘间私语曰:“自与君相识,彼此倾心。
将从君西度,父母必不许。
奔而骋志,又我不忍为。
使人晓夕劳于寤寐,如之何则可?”士求之于父母,啖以重币,果峻却焉。
到家之后,不复相闻知。
又五年,再赴调,亟寻旧游,茫无所睹矣。
怅然空还,忽遇之于半途,虽年貌加长,而容态益媚秀,即呼揖问讯。
女曰:“隔阔滋久,君已忘之耶?”士喜甚,叩其徙舍之由。
女曰:“我久适人,所居在城中某巷。
吾夫坐库务事暂系府狱,故出而祈援,不自意值故人。
能过我啜茶不?”士欣然并行。
二里许,过士旅馆,指示之,女约就彼从容,遂与之押。
士馆僻在一处,无他客同邸,女曰:“此自可栖泊,无庸至吾家。
”乃携手入其室。
留半岁,女不复顾家,亦间出外,略无分毫求索。
士亦不忆其有夫,未尝问。
将还,议挟以偕逝,始敛颦蹙曰:“自向来君去后,不能胜忆念之苦,厌厌成疾,甫期年而亡。
今之此身,盖非人也。
以宿生缘契,幽魂相从,欢期有尽,终天无再合之欢,无由可陪后乘。
虑见疑讶,故详言之;但阴气侵君已深,势当暴泻,惟宜服平胃散,以补安精血。
”士闻语,惊惋良久。
乃云:“我曾看《夷坚志》,见孙九鼎遇鬼,亦服此药。
吾思之,药味皆平,何得功效如是?”女曰:“其中有苍术,去邪气,上品也。
第如吾言。
”既而泣下,是夜同寝如常。
将旦,恸哭而别。
暴泻下,服药一切用其戒。
后每为人说,尚凄惨不已。
宁行者乐平明溪宁居院,为人家设水陆斋,招五十里外杉田院宁行者写文疏,馆之寝堂小室。
村刹寥落,无他人伴处。
时暮春未,将近黄昏。
觉有妇女立窗下,意其比邻淫奔,夙与僧辈私狎者。
出视之,一女子顶鱼冠,语音儇利,仪貌不似田家人。
相视喜笑曰:“我只在下面百步内住。
寻常每到此,一寺上下,无不稔熟者。
”宁居乡疃,平生梦如此境象,惟恐不得当,曲意延接,遂同入房,闭户张灯。
寺童以酒一罂来馈,宁启纳之。
女避伏床下。
宁谓童曰:“文书甚多,过半夜始可了得。
吾至此时方敢饮。
”乃留之而去。
复闭户,女出坐对酌。
胸次挂小镜,宁廉观之,问何用。
曰:“素爱此物,常以随身。
”所著衣皆素洁,而壁褶处不熨帖,露现。
宁曰:“衣裳有土气何也,”曰:“久置箱箧,失于晒曝,故作蒸气耳。
”已而就枕,月色照烛如昼,女色态益妍。
缱绻欢洽,宁终夕展转不成寐,女熟睡鼾。
将晓出门,宁送之,又指示其处,曰:“此吾居也。
汝若未行,当复来。
”才别,而主僧相问讯。
骇曰:“师哥灯下写文字,但费眼力,何得辞气困如此?”宁唯唯,未以实告。
僧顾壁间,插玫瑰花一枝,大惊曰:“寺后旧有赵通判女坟,其前种玫瑰花一株。
花开时,人过而折枝者,必与女遇,或致祸。
其来已久。
今尔所见是其鬼也。
宜急归,勿留。
”宁愧惧而反,然犹卧病累月。
后还俗为书生,今在淮南。
解俊保义郎解俊者,故荆南统制孙也。
乾道七年,为南安军指使。
有过客且至,郡守将往宝积寺迎之,俊主其供张,日暮,客不至,因留宿。
夜方初更,烛未灭,一女子忽来,进趋娴冶,貌甚华艳。
俊半醉,出微词挑之。
欣然笑曰:“我所以来,正欲结绸缪之好耳。
”遂升榻。
问其姓氏居止,曰:“勿多言,只在寺后住。
汝明夕尚能抵此否?”俊尤喜曰:“谨奉戒。
”自是无日不来。
乃从寺僧借一室,为久寓计。
经月余,僧弗以为疑,外人固无知者。
时以金银钗珥为赠。
俊既获丽质,又得美财,欢惬过望。
谓之曰:“吾未曾授室,欲凭媒妁,往汝家以礼市娶汝何如?”曰:“吾父官颇崇,安肯以汝为婿。
但如是相从足矣。
”俊信为诚然,而气干日瘠,初,货药人刘大用与之游善,亦讶之,俊不以告。
尝两人同出郭,遇遮道卖符水者,引刘耳语曰:“俊官人何得挟伤亡鬼自随?不过三月死矣。
”刘语俊,俊初尚抵讳,比而惊悟曰:“彼何由知?必有异。
”便拉刘访之旅邸。
其人笑曰:“官人肯寻我耶。
不然,几坏性命。
”留使同邸异室,并乞刘与之共处。
书纸符十余道,使俊吞之。
刘密窥之,见其作法摩河之状。
一更后,闻门外女子哭声,三更乃寂。
明旦俊辞去,戒令勿复往寺中。
诸僧后知其事,曰:“寺之左右,素无妖魅之属。
惟昔年邵宏渊太尉滴官时,丧一笄女,葬于后墙之外,必此也。
”自是遂常出为僧患,僧甚苦之,遣仆诣武陵白邵,请改葬。
邵许之,乃瘗于北门外五里田侧,复出扰居者。
又徙于深山,其鬼始绝。
江渭逢二仙绍兴七年上元夜,建康士人江渭元亮,偕一友出观,游历巷陌。
迨至更阑,车马稍。
见两美人各跨小驷,侍妾五六辈,肩随夹道,提绛纱笼,全如内家装束。
频目江。
江追蹑至闲坊,一妾来言:“仙子知君雅志。
果欲相亲,便过杜家园中,临溪有楼阁,足可款晤。
”江喜往,而不旋踵至彼,两鬟持灯球出迎,二士皆入,四人偶坐,展叙寒温。
仙顾而笑曰:“袭我至此,勿问有缘无缘,且饮酒可也。
”于是设席,杯觞肴馔,一一整洁。
仙满酌劝客,酬之皆引满。
至于三行,宾主意惬。
一侍女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教人似月,正在今宵,不应留连,饮酒歌曲,只能动情,未畅真情;酌醴,只能助兴,未洽真兴;与其徒然笑语,何似罗帐交欢。
”两仙大悦曰:“小姬解人意。
”即起,同诣一阁,对设两榻,香烟如云。
各就寝,使妾掩帐。
妾曰:“灭烛乎?”一曰“好”,一日“留”。
久之,闻鸡声。
妾报曰:“东方且明,宜亟起。
”仓皇着衣,就榻盥,相对恋恋。
授以丹两丸曰:“服之可以辟谷延年,别不再会。
”江与友遽趋出。
一鬟曰:“未晓里,且缓步徐行。
”仙送至门,凄怆而别。
二士自此不茹烟火,惟餐水果,殊喜为得际上仙。
三月往茅山,与道士刘法师语,自诧奇遇。
刘曰:“以吾观之,二君精神索莫,大染妖气,若遇真仙,当不如此。
我能为君去之。
”始犹不可,刘开谕以死生之异,涣然而寤曰:“惟先生之命是听。
”刘命具香案,择童子三四人立于旁,结印嘘呵,令重视案。
而曰:“一圆光影。
如日月。
”曰:“是已。
”令细窥光内,有吏兵。
刘敕吏追土地至,遣擒元夕杜家园祟物。
才食顷,童云:“两妇人脱去冠帔,伏地待罪,又有数婢侧立。
”刘敕通姓名,一云张丽华,一云孔贵嫔,尽述向者之本末。
刘曰:“本合科罪,念其尝列妃媛,生时遭刑,而于二君亦不致深害,只责状而释之足矣。
”二士拜谢而去,复能饮馔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