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续集卷五
关灯
小
中
大
家有一女,小字丽春,年十有七。
美姿容,善诗赋。
远近缔姻者,其门如市。
张翁不之许,尝曰:“相女配夫,古之道也。
吾惟得佳婿,贫富有不较焉。
”同里曹姓者,家虽贫篓,一子聪俊,名壁,尤工文词。
年十六,未有室。
张固垂意于彼。
彼以贫富肉量,不敢启齿。
张一日开塾于家,令人招生过塾读书。
生果负笈而至,丽春于花下窥之,见生仪容清雅,举止端详,窃念曰:“必得此郎,平生愿足矣。
”张亦暗喜,寻命生宿于西轩静室,以便肄业。
时值菊节,张拉师出外登高畅饮。
生兀坐书斋,不胜岑寂,乃长吟一绝,以遣闷云:时值重阳令节边,满城风雨寂寥天。
可怜不带登高兴,孤负黄花又一年。
丽春潜听,情不能已,乃于窗外踵韵,继吟之曰:花月空照两人边,安得团圆共一天。
可惜风流人未会,错教乌兔送青年。
生听其诗,趋出相见。
丽春亦不回避,彼此交会,其札甚恭。
丽 春笑曰:“子知家君馆谷之意乎?东床之选,其在兹矣。
子宜郑重,妾亦忍死以待。
”正叙话间,侍婢报曰:“家主回矣。
”遂各散去。
翌日,丽春命侍儿兰香持彩笺,作词一阕以寄生,词曰:清朝幔云,翠幕香凝。
罗帏梦杳,深闺翡翠衾寒。
可是一春惟悴,倦倚栏杆。
最怪好花无主,狂蜂浪蝶几翩翻。
伤情处,枝头杜宇,血泪成丹,荡荡游丝舞飞絮,奈芳心牵引,更有多般。
叹香销玉减,愁锁朱颜。
望赤绳系足,定应
洞房内,红摇花烛,鱼水同欢。
生得词,喜不自胜。
审知女有相从之意,乃吟诗一律,书以复之,云:曲栏深处遇娇姿,一日相思十二时。
自是琴中逢卓女,何须画里见崔徽。
绳牵丝幕应留意,腹袒东床定有期。
昨夜嫦娥降消息,广寒已许折高枝。
丽春得诗,衷情悒怏。
一夕,生明烛独坐,忽闻叩门声。
生启视之,乃丽春也。
延入寝室,揖逊而坐。
丽春从袖中出花笺一幅,上书诗四绝,笑曰:“妾效唐人,作回文四时词,请君改教。
”其一:花枝几朵红垂槛,柳树千丝绿绕堤。
鸦鬓两蟠乌袅袅,径苔行步印香泥。
其二:高梁画栋栖双燕,叶展荷钱小叠青。
腰细褪裙罗带缓,销魂暗泪滴围屏。
其三:明月晚天清皎皎,凛霜晴露冷悠悠。
情伤暗想闲长夜,泪血垂胸锁恨愁。
其四:天冷雪花香堕指,日寒霜粉冻凝腮。
悬悬意想空吁气,夜月闲庭一树梅。
生诵毕,深赞其妙,将欲赓咏,丽遽曰:“不必和也。
家君新构别墅,已状四景,士夫题咏甚富,但无作回文者。
敢请不吝珠玉,光辉蓬荜,是所愿也。
”生按题挥笔,亦作回文体四绝云。
其一:东西岸草迷烟淡,远近汀花逐水流。
虹跨短桥横曲径,石粼粼砌路悠悠。
其二:墙矮筑轩当绿野,树高连屋近青山。
香清散处残红落,酒兴诗怀遣日闲。
其三:溪曲绕村流水碧,小桥斜傍竹居清。
啼乌月落霜天晓,岸泊闲舟两叶轻。
其四:歧路曲盘蛇袅袅,乱山群舞凤层层。
枝封雪蕊梅依屋,独坐闲窗夜伴灯。
丽春诵之,叹曰:“下笔立成,才高七步也。
”时漏下二更,生恳欲求合,丽春正色曰:“所谓归妹愆期。
迟归有待。
君姑俟之,终有结之会耳。
”遂各归寝。
张公倩媒,择日下聘,赘生入门。
花烛洞房,鸾交凤友,其乐可知矣,已而与生交会,极尽绸缪。
丽春谓生曰:“曩夕之会,非逆君情,第以妾非桑间妇,君非弃金夫,终为鹑奔诮耳。
今日名正言顺,其乐岂不宏长乎哉!”生曰:“高见也。
”自此,两情愈密,欢爱殊深。
咸淳未,海寇犯扬州。
官军败绩,城遂陷。
贼众大掠,市肆一空。
殆至张宅,家人奔窜,生女卧榻,适临大池,仓卒无避,恐致辱身,乃相搂共溺池中而死。
逾年,其中忽生并蒂莲花,红香可爱,人争以为异,观者如市。
士大夫题咏甚多,录其尤者于:佳人才子是前缘,不作天仙作水仙。
白骨不埋黄壤土,清魂长浸碧波天。
生前曾结同心带,死后仍开并蒂莲。
千古风流千古恨,恩情不断藕丝牵。
诗词成帙,名之曰《并蒂莲集》,至今传诵不绝。
秋千会记元大德二年戊戌,孛罗以故相齐国公子,拜宣徽院使,奢都刺为佥判,东平王荣甫为经历。
三家联住海子桥西。
宣徽生自相门,穷极富贵,第宏丽,莫与为比。
然读书能文,敬礼贤士,故时誉翁然称之。
私居后有杏园一所,取“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意。
花卉之奇,庭榭之好,冠于诸贵家。
每年春,宣徽诸妹诸女,邀院判经历宅眷于园中,设秋千之戏,盛陈饮宴,欢笑竟日。
各家亦隔一日设馔,自二月末至清明后方罢,谓之秋千会。
适枢密同金帖木耳不花子拜住过园外,闻笑声,于马上欠身望之,正见秋千竞就,欢哄方浓,潜于柳阴中窥之,睹诸女皆绝色,遂久不去。
为阁者所觉,走报宣徽,索之亡矣。
拜住归,具白于母。
母解意,乃遣媒于宣徽家求亲。
宣徽曰:“得非窥墙儿乎?吾正择婿,可遣来一观。
若果佳,则当许也。
”媒归报同佥,饰拜住以往。
宣徽见其美少年,心稍喜,但未知其才学,试之曰:“尔喜观秋千,以此为题,《菩萨蛮》为调,赋南词一阕,能乎?”拜住挥笔,以国字写之,曰:红绳画板柔荑指,东风燕子双双起。
夸俊要争高,更将裙系牢。
牙床和困睡,一任金钗坠,推枕起来迟,纱窗月上时。
宣徽虽爱其敏捷,恐是预构,或假手于人,因盛席待之,席间再命作《满江红》咏莺。
拜住拂拭藤,用汉字书,呈宣徽。
宣徽喜曰:“得婚矣。
”遂面许第三夫人女速哥失里为姻,且召夫人并呼女出,与拜住相见。
他女亦于窗隙中窥之,私贺速哥失里曰:“可谓门栏多喜气,女婿近乘龙也。
”择日,遣聘,礼物之多,词翰之雅,宣传都下,以为盛事。
拜住莺词附录于此:嫩日舒晴,韶光艳,碧天新霁。
正桃腮半吐,莺声初试。
孤枕乍闻弦索俏,曲屏时听笙簧细。
爱绵蛮柔舌韵,东风愈娇媚。
幽梦醒,闲愁泥。
残香褪,重门闭,巧音芳韵,十分流丽。
人柳穿花来又去,欲求好友真无计。
望上林,何日得双栖,心迢递。
既而,同佥豪宕,簋不饰,竟以墨败,系御史台狱。
得疾囹圄间,以大臣例,蒙疏放回家医治。
未逾旬,竟尔弗起,阖室染疾,尽为一空,独拜住在。
然冰消瓦解,财散人亡。
宣徽将呼拜住回家教而养之,三夫人坚然不肯。
盖宣徽内劈虽多,而三夫人独秉权,专宠。
见他姬女皆归富贵之门,独己婿家反凋敝如此,决意悔亲。
速哥失里谏曰:“结亲即结义,一与订盟,终不可改。
儿非不见诸姊妹家荣盛,心亦慕之。
但寸丝为定,鬼神难欺,岂可以其贫贱而弃之乎?”父母不听,另议平章阔阔出之子僧家奴。
仪文之盛,视昔有加,暨成婚,速哥失里行至中道,潜解脚纱缢于轿中。
比至,而死矣。
夫人以其爱女舆回,悉倾家奁及夫家聘物殓之,暂寄清安僧寺。
拜住闻变,是夜私往哭之,且叩棺曰:“拜住在此。
”忽棺中应曰:“可开柩,我活矣。
”周视四隅,漆钉牢固,无由可启。
乃谋于僧曰:“劳用力,开棺之罪,我一力承之,不以相累,当共分所有也。
”僧素知其厚殓,亦萌利物之意,遂斧其盖。
女果活。
彼此喜极,乃脱金钏及首饰之半谢僧。
计其余,尚值数万缗,因托僧买漆整棺,不令事露。
拜住遂挚速哥失里走上都。
住一年,人无知者。
所携丰厚,兼拜住又教蒙古生数人,复有月俸,家道从容。
不期宣徽出尹开平,下车之始,即求馆客。
而上都儒者绝少。
或曰:“近有士自大都挚家寓此,亦色目人。
设帐民间,诚有学术。
府君欲觅西宾,惟此人为称。
”亟召之,则拜住也,宣徽意其必流落死矣,而人物整然。
怪之,问:“何以至此,且娶谁氏?”拜住实告。
宣徽不信,命舁至,则真速哥失里。
一家惊动,且喜且悲。
然犹恐其鬼假人形,幻惑年少,阴使人诣清安询僧,其言一同。
及发殡,空榇而已。
归以告,宣徽夫妇愧叹,待之愈厚,收为赘婿,终老其家。
拜住三子,长教化,仕至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早卒。
次子忙古歹、幼子黑厮俱为内怯薛带御器械。
忙古歹先死。
黑厮官至枢密院使。
天兵至燕,顺帝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皇太子同议避兵。
黑厮与丞相失列门哭谏曰:“天下者,世祖之天下也。
当以死守。
”不听,夜半开建德门而遁。
黑厮随入沙漠,不知所终。
张红桥传张红桥,闽县良家女也。
居于红桥之西,因自号日“红桥”。
聪敏博学,雅善属文。
豪宗右族,争欲聘之,张悉不从。
父母问其故,张曰:“欲得才如李青莲者事之耳。
”于是操觚之土闻之,咸托五字为媒。
张但第其优劣,终无所答。
邑人王恭寄以诗曰:重帘空见月昏黄,络纬啼来也断肠。
几度系书君不答,雁飞应不到衡阳。
永泰王尤所钟念,乃税其邻舍以居。
一日,张方睡起,窃见之,遂寄以诗曰:象牙筠簟碧纱笼,绰约佳人睡正浓。
半抹晓烟笼芍药,一泓秋水浸芙蓉。
神游蓬岛三千界,梦绕巫山十二峰。
谁把棋声惊觉后,起来香汗湿酥胸。
张得之,怒其轻薄,遂深居不出。
久之,悒悒而归。
最后之友福清林鸿道过其居,留宿东邻,适见张焚香庭前,因托邻妪投之诗曰: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张捧诗为之启齿,援笔而答曰: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
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
妪持诗贺鸿曰:“张娘子自束发以来,持诗求通者,无虑数十,曾未挥毫。
今得君诗而为此以答,诚所希有。
”鸿亦大喜过望。
因使妪通殷勤,越月余,始获命。
鸿遂舍于其家,以外室处之,定情之夕,鸿作诗曰:云娥酷似董妖娆,每到春来恨未消。
谁道蓬山天样远,画栏咫尺是红桥。
张诗曰:芙蓉作帐锦重重,比翼和鸣玉漏中。
共道瑶池春似海,月明飞下一双鸿。
自是唱和推敲,情好日笃。
王闻其事,即盛饰访鸿,求张一见。
张愈自匿。
鸿谓张曰:“卿独不闻庞公之妻,拜司马德操乎?”张曰:“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不亦可乎?”于是,鸿不能强。
NC538乃密赂侍者,潜窥室内,见鸿适与张狎。
因作《酥乳》、《云鬓》二诗以戏之。
《酥乳》诗曰:一双明月贴胸前,紫禁葡萄碧玉圆。
夫婿调疏绮窗下,金茎几点露珠悬。
《云鬓》诗曰:香鬟三尺络芙蓉,翠耸巫山雨后峰。
斜倚玉床春色去,鸦翎蝉翼半蓬松。
张愈恚怒。
知其意,乃挽鸿游三山。
越数日,鸿绝逃归,夜至所居,张方倚桥而望。
鸿作诗曰:溶溶春水漾琼瑶,两岸菰蒲长绿苗。
几度踏青归去晚,却从灯火认红桥。
其二曰:素馨花发暗香飘,一朵斜簪近翠翘。
宝马未归新月上,绿杨影里倚红桥。
其三曰:玉阶凉露滴芭蕉,独倚屏山望斗勺。
为惜碧波明月色,凤头鞋子步红桥。
张属而和曰:桂轮斜落粉楼空,漏水丁丁烛影红。
露湿暗香珠翠冷,赤栏桥上待归鸿。
其二曰:桥红千花照碧空,美人遥隔水云东。
一声宝马嘶明月,惊起沙汀几点鸿。
其三曰:草香花暖醉春风,郎去西湖水向东。
斜倚石栏频怅望,月明孤影笑飞鸿。
后一年,鸿有金陵之游,乃作《大江东》一阕留别:曰:钟情太甚,人笑我,到老也无休歇。
月露烟云多是恨,况与玉人离别。
软语叮咛,柔情婉恋,熔尽肝肠铁。
歧亭把酒,水流花谢时节。
应念翠袖笼香,玉壶温酒,夜夜银屏月。
蓄喜含嗔多少态,海岳誓盟都设。
此去何之,碧云春树,合晚翠千叠。
图将羁思,归来细与伊说。
张亦依韵赋别曰:凤凰山下,玉漏声,恨今宵容易歇。
一曲阳关歌未毕,栖乌哑哑催人别。
含怨吞声,两行珠泪,渍透千重铁。
柔肠几寸,断尽临歧时节。
还忆浴罢画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
谩道胸前怀豆,今日总成虚设。
桃叶渡头,河冰千里,合冻云叠叠。
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又明年,鸿寄《摸鱼儿》一阕,绝句七首。
其词曰:记得红桥,少年游冶,多少雨情云绪。
金鞍几度归来晚,香靥笑迎朱户。
断肠处,半醉微醒,灯暗夜深,语问情几许?情应似吴蚕吐茧,撩乱千万缕。
别离处,淡月乳鸦啼曙。
泪痕深,红袖污。
深怀遐想何年了,空寄锦囊佳句。
春欲去,恨不得长缨系日留春住。
相思最苦。
莫道不消魂,衷肠铁石,涕泪也如雨。
〖其诗曰:女螺江上送兰桡,长忆春纤折柳条。
归梦不知江路远,夜深和月到红桥。
其二曰:骊歌声断玉人遥,孤馆寒灯伴寂寥。
我有相思千点泪,夜深和雨滴红桥。
其三曰:残灯暗影别魂消,泪湿鲛人玉线绡。
记得云娥相送处,淡烟斜月过红桥。
其四曰:春衫初试淡红绢,宝凤搔头玉步摇。
长记看灯三五夜,七香车子度红桥。
其五曰:一襟拥恨怨魂消,闲却鸣鸾白玉萧。
燕子不来春事晚,数株杨柳暗红桥。
其六曰:伤春雨泪湿鲛绡,别雁离鸿去影遥。
流水落花多少恨,日斜元语立红桥。
其七曰:绮窗别后玉人遥,浓睡才醒酒未消。
日午卷帘风力软,落花飞絮满红桥。
先是,张自鸿去后,独坐小楼,居常郁郁无聊,及鸿诗词至,遂感念成疾,不数月而卒。
无何,鸿归,遽往访之,道中作诗曰:三千客路动行镳,远别归来兴欲飘。
只恐凤楼人待久,玉鞭催马上红桥。
及至红桥,闻张已卒,失声号绝。
仿惶之际,忽见床头玉佩悬一缄。
拆之,有《蝶恋花》一阕及七绝句。
其词曰:记得红桥西畔路,郎马来时,系在垂杨树。
漠漠梨云和梦度,锦屏翠幕留春住。
其诗曰:床头络纬泣秋风,一点残灯照药丛。
梦吉梦凶都不定,朝朝望断北来鸿。
其二曰:井落金瓶信不通,云山渺渺暗丹枫。
轻罗露湿鸳鸯冷,闲听长宵嘹唳鸿。
其三曰:寂寂香闺枕簟空,满阶秋雨落梧桐。
内家不遣园陵去,音信何缘寄塞鸿。
其四曰:玉簪双垂满颊红,关山何处寄书筒。
绿窗寂寞无人到,海阔天高怨落鸿。
其五曰:衾寒翡翠怯秋风,郎在天南妾在东。
相见千回都是梦,楼头长日妒双鸿。
其六曰:半帘明月影,照见鸳鸯锦帐中。
梦里玉人方下马,恨他天外一声鸿。
其七曰:一南一北似飘蓬,妾意君心恨不同。
他日归来也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鸿得诗词悲感哀怨,殆不胜情,因赋物词曰:柔肠百结泪悬河,瘗玉埋香无奈何。
明月也知留佩,晓来长想画青蛾。
仙魂已逐梨云梦,人世空传薤露歌,自是忘情惟上智,此生长抱怨情多。
王亦以诗哭之,曰:湿云如醉护轻尘,黄蝶东风满四邻。
新绿只疑销晓黛,落红犹记掩歌唇。
舞楼春去空残月,月榭香飘不见人。
欲觅梨云仙梦远,坐临芳沼独伤神。
自后,鸿每再过红桥,辄为之吁悒累日。
翠翠传翠翠,姓刘氏,淮安民家女也。
生而颖悟,能通诗书。
父母不夺其志,就令入学。
同学有金氏子者,名定,与之同岁,亦聪明俊雅。
诸生戏之曰:“同岁者当为夫妇。
”二人亦私自许。
金生赠翠翠诗曰:十二栏杆七宝台,春风随处艳阳开。
东园桃树西园柳,何不移来一处栽。
翠翠和之曰:平生每恨祝英台,怀抱何为不早开。
我愿东君勤用意,早移花树向阳栽。
已而,翠翠年长,不复至学,父母为其议亲,辄悲泣不食。
以情问之,初不肯言,久乃曰:“西家金定,妾已许之矣。
若不相从,有死而已,誓不登他门也。
”父母不得已而听焉,遂卜日结婚。
凡币帛之类,羔雁之属,皆女家自备。
迎入门,二人相见,喜可知矣。
是夕,翠翠于枕畔作《临江仙》一阕赠生曰:曾向书窗同笔砚,故人今作新人。
洞房花烛十分春,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