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续集卷十八
关灯
小
中
大
,解琵琶弦以缢之,沉于河。
明日,诏使至,搜之不得。
此武少时事也。
及病甚,有道士从峨嵋山来谒。
武素不信巫祝之类,门者拒之。
道士曰:“吾望君府,鬼祟气横,所以远来。
”门者纳之。
未至阶,自为呵叱,论辩久之。
谓武曰:“君有宿怨。
君知之乎?”武曰:“无之。
”道士曰:“阶前冤女,年十六七,颈系一弦者谁乎?”武叩首曰:“有之。
奈何?”道士曰:“彼云欲面,盍自求解。
”乃洒扫堂中,令武斋戒,正笏立槛内,一童独侍槛外。
道士坐于堂外行法。
另洒扫东阁,垂帘以俟女至。
良久,阁中有声。
道士曰:“娘子可出。
”其女被发颈弦,褰帘而出。
及堂门,约发拜武。
武惊惭掩面。
女曰:“妾虽失行,元负于公,公何太忍!纵欲逃罪,何必忍杀?含冤已久,诉帝得伸。
”武悔谢求免,道士亦为之请。
女曰:“事经上帝,已三十年矣。
期在明晚,言无益也。
”遂转身还阁。
未至帘而失其形矣。
道士谢去,武乃处置家事,明晚遂卒。
唐绍唐给事中唐绍,能记忆前生事。
独善视里中李邈,虽事亲不之若也。
人皆异之。
邈亦不知其故。
及开元初,骊山讲武之昨日,召家人曰:“李邈者,前生被我杀之犬也。
我前生为灞陵王氏妇。
姑严。
而吾年十七,于冬至夜,奉姑命主馔,惫甚。
姑又命我缝罗裙,倦灯忙针,周章不暇。
适犬自外冲扉,击灯油仆。
叱之,犬走突扉,扉阖,犬不得出,伏于床下。
举火,则见裙之尽油也,惧甚。
乃以剪刀刺犬于床下,折剪一股。
以一股又刺之,犬毙。
又二年而我卒,遂生于此。
明日之死,盖缘报也,执刀者其李邈乎?及明日讲武,唐绍摄札部尚书。
玄宗授桴击鼓,而郭元振遽令绍奏毕。
帝怒,将斩元振。
众请元振有功,乃斩绍。
李邈行戮。
初刀折,亦易刀焉。
绍妻子因是骇愕。
满少卿满生少卿者,失其名,世为淮南望族。
生独弛不羁,浪游四方。
至郑圃,依豪家。
久之,觉主人倦客。
闻知们出镇长安,往投谒,则已罢去。
归次中牟,适故人为主簿,之,不能足,又转而西抵凤翔。
穷冬雪寒,饥卧寓舍。
邻望焦大郎见而恻然,饭之,旬日不厌。
生感幸过望,往拜之。
大郎曰:“吾非有余,哀君逆旅披褐,故量相济。
非有他意也。
”生又拜:“幸异时或有进,不敢忘报。
”自是日诣其家,亲昵无间。
杯酒流宕,辄通其室女。
既而事露,惭愧无所容。
大郎叱责之曰:“吾与汝本不相知,过为拯拔,何所为不义若此,岂士君子行哉!业已尔,虽侮何及!吾女亦不为无过。
若能遂为婚,吾亦不复言。
”生叩头谢罪,愿从命。
既成婚,夫妇相得,欢甚。
居二年,中进士第。
甫唱名即归。
绿袍槐简,跪于外舅前,邻里争持羊酒往贺,歆艳夸诧。
生连夕宴饮。
然后调官,将戒行,谓妻曰:“我得美官,便来取汝,并迎丈人俱东。
”焦氏本市并人,谓生富贵可俯拾,便不事生理,且厚赆厥婿,赀产半空。
生至京,得东海尉。
会宗人有在京者,与相遇,喜其成名,拉之还乡。
生甚不欲,托辞以拒。
宗人骂曰:“书生登科名,可不归展坟墓乎?”命仆负其囊装先赴舟,生不得已而行。
到家逾月,其叔父曰:“汝父母俱亡。
壮而未娶,宜思嗣续计。
吾为汝求宋都朱从简大夫次女,今事谐矣。
汝需次尚岁余,先须毕姻,徐为赴官计。
”叔性严毅,历显官,且为族长,生素敬畏,不敢违抗,但唯唯而已。
心殊窘惧。
数日,忽幡然改曰:“彼焦氏非以礼合。
况门户寒微,岂真吾偶哉!异时来通消息,以礼遣之足矣!”遂娶于朱。
朱女美好,而奁具颇厚,生亦甚适。
凡焦氏女所遗香囊中帕,悉焚弃之。
常虑其来,而杳不闻问。
如是几二十年,累官鸿肿少卿,出知齐州。
视印三月,偶携家人子散步后堂。
有两青衣自别院右舍出,逢生辄趋避。
生追视之,一妇人着冠帔褰帷出,乃焦氏也。
生惶惧失措。
“焦泫然泣曰:“一别二十年,向来婉娈之情,略不相念,汝真忍人也!”生不暇叩其所从来,具以实告。
焦氏曰:“吾知之久矣。
吾父已死,兄弟不肖,乡里无所依,千里相投,前一日方至此。
为阍者所拒,恳祈再三,仅得托足。
今一身孤单,茫无栖泊。
汝既有佳偶,吾得备侧室,竟此余生,以奉事君子及尊夫人足矣。
前事不复较也。
”语毕长恸。
生软语慰藉之,且畏彰闻于外,乃以语朱氏。
朱素贤淑,欣然迎归。
待之如妹。
越两旬,生微醉,诣其室寝。
明日,门不启。
家人趋起视之,则反扃其户,寂若无人,破壁而入,生死牖下。
口鼻流血。
焦与青衣皆不见,是夕,朱氏梦焦曰:“满生受我家厚恩,而负心若此。
自其去后,吾抱恨而死。
我父相继沦没。
年移岁迁,方获报怨。
此已幽府申诉逮证矣。
”朱未及问而寤,但护丧柩南还耳。
明日,诏使至,搜之不得。
此武少时事也。
及病甚,有道士从峨嵋山来谒。
武素不信巫祝之类,门者拒之。
道士曰:“吾望君府,鬼祟气横,所以远来。
”门者纳之。
未至阶,自为呵叱,论辩久之。
谓武曰:“君有宿怨。
君知之乎?”武曰:“无之。
”道士曰:“阶前冤女,年十六七,颈系一弦者谁乎?”武叩首曰:“有之。
奈何?”道士曰:“彼云欲面,盍自求解。
”乃洒扫堂中,令武斋戒,正笏立槛内,一童独侍槛外。
道士坐于堂外行法。
另洒扫东阁,垂帘以俟女至。
良久,阁中有声。
道士曰:“娘子可出。
”其女被发颈弦,褰帘而出。
及堂门,约发拜武。
武惊惭掩面。
女曰:“妾虽失行,元负于公,公何太忍!纵欲逃罪,何必忍杀?含冤已久,诉帝得伸。
”武悔谢求免,道士亦为之请。
女曰:“事经上帝,已三十年矣。
期在明晚,言无益也。
”遂转身还阁。
未至帘而失其形矣。
道士谢去,武乃处置家事,明晚遂卒。
唐绍唐给事中唐绍,能记忆前生事。
独善视里中李邈,虽事亲不之若也。
人皆异之。
邈亦不知其故。
及开元初,骊山讲武之昨日,召家人曰:“李邈者,前生被我杀之犬也。
我前生为灞陵王氏妇。
姑严。
而吾年十七,于冬至夜,奉姑命主馔,惫甚。
姑又命我缝罗裙,倦灯忙针,周章不暇。
适犬自外冲扉,击灯油仆。
叱之,犬走突扉,扉阖,犬不得出,伏于床下。
举火,则见裙之尽油也,惧甚。
乃以剪刀刺犬于床下,折剪一股。
以一股又刺之,犬毙。
又二年而我卒,遂生于此。
明日之死,盖缘报也,执刀者其李邈乎?及明日讲武,唐绍摄札部
玄宗授桴击鼓,而郭元振遽令绍奏毕。
帝怒,将斩元振。
众请元振有功,乃斩绍。
李邈行戮。
初刀折,亦易刀焉。
绍妻子因是骇愕。
满少卿满生少卿者,失其名,世为淮南望族。
生独弛不羁,浪游四方。
至郑圃,依豪家。
久之,觉主人倦客。
闻知们出镇长安,往投谒,则已罢去。
归次中牟,适故人为主簿,之,不能足,又转而西抵凤翔。
穷冬雪寒,饥卧寓舍。
邻望焦大郎见而恻然,饭之,旬日不厌。
生感幸过望,往拜之。
大郎曰:“吾非有余,哀君逆旅披褐,故量相济。
非有他意也。
”生又拜:“幸异时或有进,不敢忘报。
”自是日诣其家,亲昵无间。
杯酒流宕,辄通其室女。
既而事露,惭愧无所容。
大郎叱责之曰:“吾与汝本不相知,过为拯拔,何所为不义若此,岂士君子行哉!业已尔,虽侮何及!吾女亦不为无过。
若能遂为婚,吾亦不复言。
”生叩头谢罪,愿从命。
既成婚,夫妇相得,欢甚。
居二年,中进士第。
甫唱名即归。
绿袍槐简,跪于外舅前,邻里争持羊酒往贺,歆艳夸诧。
生连夕宴饮。
然后调官,将戒行,谓妻曰:“我得美官,便来取汝,并迎丈人俱东。
”焦氏本市并人,谓生富贵可俯拾,便不事生理,且厚赆厥婿,赀产半空。
生至京,得东海尉。
会宗人有在京者,与相遇,喜其成名,拉之还乡。
生甚不欲,托辞以拒。
宗人骂曰:“书生登科名,可不归展坟墓乎?”命仆负其囊装先赴舟,生不得已而行。
到家逾月,其叔父曰:“汝父母俱亡。
壮而未娶,宜思嗣续计。
吾为汝求宋都朱从简大夫次女,今事谐矣。
汝需次尚岁余,先须毕姻,徐为赴官计。
”叔性严毅,历显官,且为族长,生素敬畏,不敢违抗,但唯唯而已。
心殊窘惧。
数日,忽幡然改曰:“彼焦氏非以礼合。
况门户寒微,岂真吾偶哉!异时来通消息,以礼遣之足矣!”遂娶于朱。
朱女美好,而奁具颇厚,生亦甚适。
凡焦氏女所遗香囊中帕,悉焚弃之。
常虑其来,而杳不闻问。
如是几二十年,累官鸿肿少卿,出知齐州。
视印三月,偶携家人子散步后堂。
有两青衣自别院右舍出,逢生辄趋避。
生追视之,一妇人着冠帔褰帷出,乃焦氏也。
生惶惧失措。
“焦泫然泣曰:“一别二十年,向来婉娈之情,略不相念,汝真忍人也!”生不暇叩其所从来,具以实告。
焦氏曰:“吾知之久矣。
吾父已死,兄弟不肖,乡里无所依,千里相投,前一日方至此。
为阍者所拒,恳祈再三,仅得托足。
今一身孤单,茫无栖泊。
汝既有佳偶,吾得备侧室,竟此余生,以奉事君子及尊夫人足矣。
前事不复较也。
”语毕长恸。
生软语慰藉之,且畏彰闻于外,乃以语朱氏。
朱素贤淑,欣然迎归。
待之如妹。
越两旬,生微醉,诣其室寝。
明日,门不启。
家人趋起视之,则反扃其户,寂若无人,破壁而入,生死牖下。
口鼻流血。
焦与青衣皆不见,是夕,朱氏梦焦曰:“满生受我家厚恩,而负心若此。
自其去后,吾抱恨而死。
我父相继沦没。
年移岁迁,方获报怨。
此已幽府申诉逮证矣。
”朱未及问而寤,但护丧柩南还耳。